淳古读音
淳古的意思
词语解释:
淳厚古朴。
引证解释
⒈ 淳厚古朴。
引唐高适《留上李右相》诗:“风俗登淳古,君臣挹大庭。”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棺外列置瓦器,皆极淳古。”
明胡应麟《诗薮·杂言》:“按四章体气如一,皆四字为句,辞虽淳古,而意极典明,当出一人之手,是为邹作无疑。”
鲁迅《坟·我之节烈观》:“譬如甲男引诱乙女,乙女不允,便是贞节,死了,便是烈;甲男并无恶名,社会可算淳古。”
国语词典
质朴近古。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淳古
淳古造句
- 美榔双塔整体造型协调美观,淳古朴拙,最杰出的是其精湛的石雕艺术,石工精致,风姿绰约。
- 钱选的淳古雅丽的传统似乎在明代陈老莲那里得到重续,古雅奇崛的风格不仅是老莲性情的折射,而且那种简古风格绝去清冷而呈现的是世俗的情态。
- 每次我小心翼翼用这把“淳古”壶泡茶,心中总有一丝丝暖意。
- 翁志丹深研明末清初程邃画风,追求淳古苍雅的意境,笔意奇古,枯笔居多,干皴中见苍润。
- “坡公书肉丰而骨劲,态浓而意淡,藏巧于拙,特为淳古”。
- 咸丰三年,余奉天子命来劝团练,数至其处,爱其溪山秀丽,风俗淳古,低徊留焉不忍去。
- 纵观这四幅近代两位大师的联璧之作,颇有宋元淡雅蕴藉、气韵淳古的风致,是难得一见的拍场佳作。
- 史上记载蕲春,“风俗淳古,”“风物秀美,”“人文飚发泉涌,”“士风以旷远为高,”这里曾经是人文鼎盛之地。
- 和畅,非巧也;淳古;非朴也;柔弱;非美也;强梁,非勇也。
- 其书法作品气息淳古,字里行间透出儒雅、俊逸的风格。
淳古相关词语
- 1 淳静
- 淳静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chún jìng,释义:淳朴闲静。
- 2 淳浇
- (2).谓淳朴的风俗变得浇薄。 清 方苞 《读》:“后世淳浇朴散,纵性情而安恣睢,其於人道之大防,且阴决显溃而不能自禁矣。”
- 3 淳好
- 淳好,是一个汉语词,指淳朴美好。《艇斋诗话》
- 4 淳行
- 淳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ún xíng,是指仁厚的德行。
- 5 淳言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故淳言以比浇辞,文质悬乎千载。”
- 6 淳至
- (2).谓至诚。《晋书·阮籍传》:“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哭为礼仪说》:“圣人之礼,淳至周密,礼之不行,由俗士妄议论也。”
- 7 淳濯
- 沐浴。《国语·周语上》:“三日,王乃淳濯飨醴。” 韦昭 注:“淳,沃也;濯,溉也……谓王沐浴。”
- 8 淳熟
- 唐 元稹 《训别致用》诗:“研机未淳熟,与世忽参差。”《坛经·付嘱品》:“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
- 9 淳鲁
- 宋 苏辙 《送柳子玉》诗:“老成慎趋好,后生守淳鲁。”
- 10 淳默
- 敦厚寡言。《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览 ﹞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
- 11 淳洁
- 亦作“ 淳絜 ”。淳厚清白。《后汉书·郑均传》:“又前 安邑 令 毛义 ,躬履逊让,比徵辞病,淳絜之风, 东州 称仁。” 唐 吕岩 《与潭州智度寺慧觉》诗引:“观其禅学精明,性源淳洁,促膝静坐,收光内照。”
- 12 淳精
- 1.纯粹;纯正不杂。 2.精粹,精华。
- 13 淳淡
- 亦作“ 淳澹 ”。质朴而淡泊。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 宋 陆游 《南唐书·刁彦能传》:“﹝子 衎 ﹞淳淡夷粹,恬於仕进。”《宋史·隐逸传上·李渎》:“淳澹好古,博览经史。”
- 14 淳笃
- 质朴厚重。《后汉书·儒林传下·许慎》:“﹝ 慎 ﹞性淳笃,少博学经籍, 马融 常推重之。”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李卫公 慕其淳笃,结果亲家,以女适 路 氏。” 清 恽敬 《外舅高府君墓志铭》:“府君性淳笃,未尝以声色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