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匪读音
海匪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海盗。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海匪造句
- 海匪盘踞的这个小岛终于被攻破了。
- 钟头辰的伊丽莎白:唷,唷,我的海匪人的生活。
- 上周,联合国安理会权力委托各国在杂乱的索马里水系采纳行动,停止亚丁湾跋扈獗的海匪袭击。
- 片刻之间,海匪土崩瓦解,如丧家之犬一般豕突狼奔,四处逃散。
- 在海匪节时期,与卡特里娜一路跳舞,变为一具骷髅。
- 林阿发将军指挥的百条战船那是军容壮盛,威力万钧,岛上龟缩的海匪已经被打得无声无息。
- 范兄,依在下看,他们都是海匪,都是反贼!范兄今天带兵平定了舟山岛的反贼,在下回府一定禀明父王,让父王上奏朝廷为范兄请功。
- 亚洲国家正在帮忙防止在伊朗发生核扩散,在阿富汗建立学校和诊所,在刚果平易近主共和国维持和平,在非洲之角海域打击海匪勾当。
- 最不爽的任务是护渔,不但要截商船、打海匪,现在附近只要不是中国的渔船一律不准在中国海打渔,至于中国海有多大,上面也没说,反正见了就抓总是没错的。
- 在海匪节时期,与卡特里娜一路舞蹈,变为一具骷髅。
海匪相关词语
- 1 海法
- 海法(英语:Haifa),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以色列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也是以色列最大的港口城市。该市面积为60平方公里,人口267800人(2006年6月),都市区人口达到1039000人。西濒地中海,背倚迦密山。海法是”美丽的海岸“之意,在十九世纪末,大马士革与海法之间的铁路便已铺设完成,而当犹太人移民到海法之后,海法便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 2 海沸山崩
- 海沸山崩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hǎi fèi shān bēng,意思是海水沸腾,山石崩塌。比喻变化巨大。出自《昊天塔》。
- 3 海潮音
- 《海潮音》是近代历时最久、影响最大、学术价值最高的佛教期刊,其前身是《觉社丛书》。1920年元月,《海潮音》开始创刊。每年一卷,每卷12期,第一卷由太虚大师亲自在杭州编辑,印刷与发行则在上海。《海潮音》自创刊后,至今已经走过了86年的路程,成为中国佛教界历史最长的一份佛教刊物。作为当代中国佛教史上最长的一份佛教刊物,《海潮音》始终是佛教的一面旗帜。
- 4 海川螺
- 海川螺,词语,读音为 hǎi chuān luó,酒器名。
- 5 海底山脉
- 海底山脉(Oceanic range)绵延于海底的大洋中脊和海岭。大洋中脊是纵贯世界大洋的洋底山系,全长约8万多公里,在构造上为板块的生长扩张边界。山顶的平均海深2000~3000米,高出大洋盆地2000~3000米,宽1000~1500公里,横剖面具有双峰,双峰间为中央裂谷,谷宽几十公里,相对深约1000~2000米,裂谷中不断有玄武岩岩浆溢出,并使中省两侧板块相背分离扩张。洋脊的上面很少有沉积物覆盖。
- 6 海岸带
- 海岸带是指现在海陆之间相互作用的地带。也就是每天受潮汐涨落海水影响的潮间带(海涂)及其两侧一定范围的陆地和浅海的海陆过渡地带。海世界海岸线全长44×104km,它是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由于潮位变化和风引起的增水-减水作用,海岸线是变动的,水位升高便被淹没、水位降低便露出的狭长地带即是海岸带。
- 7 海沸山裂
- 海沸山裂,读音hǎi fèi shān liè,汉语成语,指海水沸腾,山石崩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亦作“海沸山摇”,出处: 明·张凤翼《红拂记·髯客海归》。
- 8 海沸江翻
- 海沸江翻,hǎi fèi jiāng fān,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明·无名氏《那吒三变》第四折:“怒时节海沸江翻,恼时节天昏地惨。”
- 9 海货
- 海货,汉语词组,指海洋中出产的货物或来自海外的货物。
- 10 海估
- 海贾,海上商人。
- 11 海葬
- 中国绝大多数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是继墓葬以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人类思想的一大飞跃,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海葬有利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有利于移风易俗,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为人民树立了榜样。骨灰撒大海,情意留人间。
- 12 海産
- 泛指海水中出产的所有可供食用,药用,和其他经济用途的动植物,包括鲜活海产和干制海产,一般不包括深加工产品如虾酱等。
- 13 海寇
- 海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hǎi kòu,指海盗。
- 14 海壖
- 亦作“ 海堧 ”。 海边地。亦泛指沿海地区。 唐 柳宗元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诗:“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 宋 苏轼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诗:“流传至此谁使然,并包 齐 鲁 穷海壖。” 明 归有光 《祭朱恭靖公文》:“唯 昆 为县,僻在海堧。”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今之大法,自法、井、海堧有盐而外,露田稻最长,黍、稷、粱、麦各有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