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灰读音
劫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劫火烧剩的灰烬。
2.战争烧杀后,残存的东西。
2.战争烧杀后,残存的东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刧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谓劫火的馀灰。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
引朔云:‘不知,可问西域胡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 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
后因谓战乱或大火毁坏后的残迹或灰烬。 宋陆游《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见》诗:“陈迹关心己自悲,劫灰满眼更增欷。”
明赵诒琛《<逸老堂诗话>跋》:“癸丑夏六月,遭乱,所有藏书数万卷,一旦尽失,而是书原本亦遭刦灰。”
清吕留良《<赖古堂集>序》:“忽焉,天地震荡,刦灰昼飞,猿鹤虫沙,苍黄类化。”
清金农《褚先生老毁儒服寄赠》诗:“歷尽刧灰人隔世,飈轮辗破法轮升。”
清黄遵宪《铁汉楼歌》:“頽垣败瓦不可踏,刼灰昏黑堆成隅。”
陈三立《书感》诗:“八骏西游问刧灰,关河中断有餘哀。”
陈毅《偷渡梅关》诗:“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梅关著劫灰。”
国语词典
劫火烧剩的灰烬。古印度人认为世界将毁坏时,劫火出现,烧毁一切,世界都成灰烬。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劫灰
劫灰相关词语
- 1 劫持
- ◎ 劫持 jiéchí[kidnap;abduct;hijack;seize;hold(keep,place,put) under duress] 要挟;挟持 劫持飞机亦作“刦持”。要挟;挟持。《汉书·赵广汉传》:“司直 萧望之 劾奏:‘ 广汉 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此事能任得其人,则速弭山右之乱,次抚 关中 之师,危局尚可支拄。且以查办为名,更不致为众议所刦持。”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 崇祯 叫大家起来,又戒他们不要受 黄道周 和 刘宗周 二人劫持,同他们一样目无君父,诽谤朝廷。”
- 2 劫略
- 劫略,同劫掠,古代汉语词汇。意为.以威力胁迫,同时也有抢劫掠夺之意
- 3 劫律草
- 亦作“刼律草”。一种含毒之草,捣碎取汁涂于竹枪之锋,用以猎取野兽。 清 许秋垞 [font class=diczx1]《闻见异辞·井圈毙虎》[/font]:“里之南乡,向有虎患……村民家砌井圈於墙内,以便吠犬出入。是夜虎入此圈,项不能出,力拔之,泥墙遽圮,虎被压死。何必取 讙举山 之刼律草,捣汁淬竹刺之,始能制虎也耶?”
- 4 劫国
- 劫国,古西域国名。《汉书劫国传》载:“劫国、王治天山东丹渠谷,去长安八千五百七十里。户九十九,口五百,胜兵百一十五人。辅国候、都尉、译长各一人。”劫国在卑陆后国西,治所丹渠谷在今乌鲁木齐市东北的阜康县境。
- 5 劫火
- 劫火:游戏王卡片系列
- 6 劫尘
- 3.大台阶。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二:“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仇兆鳌 注引《广雅》:“浩劫,宫殿大阶级也。” 清 曹寅 《由普德至天界寺入苍翠庵漫题》诗之一:“浩劫前王造,微名过客题。”
- 7 劫波
- 劫波:劫波科技品牌形象
- 8 劫数
- 宗教时间单位,指漫长的时间,具体数目有各种说法。后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
- 9 劫难
- 劫难,道教语。谓灾难;灾祸。如:他简直就像刚刚历经了一场劫难,披头散发得像个魔鬼。
- 10 劫掠
- 如:劫掠乡民。
- 11 劫富济贫
- 劫富济贫是一个动词,指夺取富人的财富,救济穷人。劫:强取;济:救济,用作谓语、定语、宾语。
- 12 劫后余生
- 道家谓天地一成一毁为一劫曰名为周而复始。术数家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是古代道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古代道家传说宇宙经历若干万年会归元复始一次,重新再开始。出处《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可以简要地将基本思想表述如下:世界是按照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即所谓的”生成的大年“,周而复始地永恒循环;这个周期因为过于漫长而实际上无法预测,但又不是完全确定的;在这个永恒循环的过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并且将要无数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样子重现,绝不会有丝毫改变。
- 13 劫狱
- 劫狱,指监狱外的人运用暴力将狱内关押的犯人救出来。
- 14 劫战
- 犹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