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读音
杂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名)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
引证解释
⒈ 指诗、赋、赞、颂、箴、诔诸体以外的其他文体。
引《晋书·干宝传》:“宝又为《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皆行於世。”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详夫汉来杂文,名号多品:或典誥誓问,或览略篇章,或曲操弄引,或吟讽謡咏,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
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和州文征序例》:“奈何志家编次艺文,不明诸史体裁,乃以诗辞、歌赋、记传、杂文,全倣选文之例,列於志书之中,可谓不知伦类者也。”
⒉ 唐宋时科举考试项目之一。
引《新唐书·选举志上》:“乃詔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又旧例:试杂文者,一诗一赋,或兼试颂论,而题目多为隐僻。”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詔:‘自今特旨召试者,并问时务策一道,仍别试赋论或杂文一首。’”
⒊ 文学体裁名。现代散文中的一类,为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富有战斗性为其特点。
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不错,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
国语词典
各种文章的总称。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杂文
杂文造句
- 鲁迅先生的杂文鞭辟入里,深得春秋笔法的要义。
- 鲁迅的杂文有时正言厉色,有时嘻笑怒骂,但都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 他常为晚报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杂文。
- 鲁迅先生的杂文对当时的社会冷嘲热讽,真正做到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鲁迅用尖锐的杂文揭穿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竟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 鲁迅的杂文像一颗颗重型炮弹攻击着敌对营垒的黑暗和反动。
- 人民文豪鲁迅的杂文,深刻尖锐,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步一时。
- 希望某些人不要用此书的销量来说三道四,我本人已经接受版税的损失了,你还要打击一个作者在网络上免费提供杂文的信心。这就好比不捐款的没人说,捐了款却要被人骂小气和作秀一样。
- 鲁迅先生的杂文,挥洒自如,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鲁迅先生听到爱国青年遭受反动派杀害的消息,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一篇篇战斗的杂文。
杂文相关词语
- 1 杂粮
- 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荞、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 2 杂乱
- 杂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á luàn,多指东西多而繁杂,凌乱不堪。
- 3 杂烩
- (2) [stew]∶比喻各种事物的集萃
- 4 杂费
- 杂费也是中长期银团贷款方式下发生的费用,主要指签订贷款协议前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牵头行的车马费、律师费、签订贷款协议后的宴请费等等。这些费用均由借款人承担。杂费按牵头行提出的账单一次付清。杂费收费标准不完全相同,多者可达10万美元。
- 5 杂质
- 杂质在药学中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者影响药物的稳定性、疗效,甚至对人体的健康有害的物质。在药物的研究、生产、贮存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必须保持药物的纯度,降低药物的杂质,这样才能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常可以将药物的结构、外观性状、理化常数、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来评价药物的纯度。药物中含有的杂质是影响药物纯度的主要因素,如药物中含有超过限量的杂质,就有可能使理化常数变动,外观性状产生变异,并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杂质增多也必然使药物的含量偏低或活性降低,毒副作用显著增加。
- 6 杂七杂八
- 杂七杂八,读音zá qī zá bā,汉语成语,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出自《镜花缘》。
- 7 杂合子
- 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
- 8 杂合体
- 由此种合子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
- 9 杂凑体
- 在信息技术中,杂凑体(kludge,读作KLOOdzh)是一种编程或硬件的设计或者执行问题的不太好用的(但至少暂时有效的)解决方案。
- 10 杂沓而至
- 杂沓而至,汉语词汇,是指从各方面纷纷涌来。
- 11 杂院儿
- 有许多户人家居住的院子。也说大杂院儿。
- 12 杂项鉴定
- záxiàngjìàn dìng,“杂项”各种名目的,各种类别的项目。
- 13 杂凑
- 出自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四:“或布景、道具、服装等,不能不尽手头所要,杂凑应用。”
- 14 杂色
- 杂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zá sè,意思是1、多种颜色。2. 特指除正色外的颜色。3. 各式各样。4. 古代铨选职官的一种制度。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