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口读音
计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计算人数。
引证解释
⒈ 计算人数。
引《后汉书·蔡茂传》:“融欲以为张掖太守,固辞不就;每所餉给,计口取足而已。”
唐韩愈《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公既至,则计口受俸钱,委其餘於官。”
清钱以垲《隰州杂诗》:“人丁分上下,有丁苦无田;算緡但计口,不问陌与阡。”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计口
计口相关词语
- 1 计日以待
- 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同“计日而待”。
- 2 计穷智极
- 【出处】明·李东阳《冰玉斋记》:“及其计穷智极,几微仓卒之际,盖有赪面泚颡,而不能自已者。”
- 3 计然策
- 计然又名辛研既文子(《通玄真经》)一书作者。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范蠡的老师。他的生卒年代,距今已有两千四、五百年了。《史记·货殖列传》记述说:越王勾践在经历了公元前494年的吴越战争,被吴王夫差打得大败而被迫屈辱称臣之后,立志要复兴越国,“乃用范蠡、计然。”计然向越王勾践献计献策,对越国的复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4 计筴
- 见“计策 ”。
- 5 计出无聊
- 计出无聊,汉语词汇,拼音为jì chū wú liáo,指主意出于无可奈何。
- 6 计挂
- 计挂(jì guà),记挂。
- 7 计极
- 计极是指最根本的规律,出处为《楚辞·离骚》。
- 8 计帐
- 中国古代官府为征发赋役与掌握财政收支而制作的一种核算簿帐。汉代郡国要向朝廷上计书(也叫计簿﹐见上计)﹐申报当地户口﹑垦田数字等﹐这种制度为后代所沿袭﹐北朝至唐称为计帐。
- 9 计治
- 1.计考治绩。
- 10 计嘱
- 设法嘱托。指行贿,通关节。 宋 汪应辰 《请免卖寺观趱剩田书》:“至于田之肥瘠,地之远近,孰为当留,孰为当卖,利害所在,其间计嘱欺隐,何所不有。” 明 王錂 《寻亲记·报捷》:“他计嘱官司,把你爹屈招认罪。”
- 11 计相
- 由汉至唐,都有计相的称呼,但是作为一个固定、公认的称谓,是宋朝时候称呼三司使。
- 12 计偕簿
- 计偕簿,读音 jì xié bù,汉语词汇。指的是计簿。
- 13 计略
- 释义:谋略
- 14 计穷力竭
-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计谋和力量都用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