骍牲读音
骍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祭祀用的赤色的牺牲。
引证解释
祭祀用的赤色的牺牲。
《周礼·地官·牧人》:“凡阳祀用騂牲毛之,阴祀用黝牲毛之,望祀各以其方之色牲毛之。”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骍牲
骍牲相关词语
- 1 黝牲
- 供祭祀用的黑色牺牲。
- 2 宰牲节
- (1) 伊斯兰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这一天要宰杀牲畜献礼。也叫“古尔邦节” 英 Corban
- 3 载牲
- 谓陈设牺牲,准备祭祀。《天地会诗歌选·金台载牲歌》:“ 金台山传出了载牲大令,明远堂众哥弟细听分明……在桃园祭苍天马牛为衅,在我辈遵古礼束帛载牲。”
- 4 猪头三牲
- 猪头三牲,读音为zhū tóu sān shēng ,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旧时用于祭祀的牛、羊、猪。亦泛指祭品。
- 5 紫骍
- 紫骍:QQ游戏
- 6 万牲园
- 万牲园是农事实验场附设的动物园,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公共动物园。1907年7月19日,京师万牲园对外开放,最初的展品是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端方自德国购回的部分动物及全国各地抚督送献清朝政府的动物。万牲园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动物园的开端。
- 7 三牲
- 三牲,用于祭祀的牛、羊、猪。
- 8 三牲五鼎
- 三牲五鼎,读音是sān shēng wǔ dǐng,意思是原形容祭品丰盛。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
- 9 上牲
- 上等的牺牲。指祭祀时用的豕和羊。《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其祭也,如之何?’ 孔子 曰:‘以上牲祭於宗子之家。’” 郑玄 注:“贵禄重宗也。上牲,大夫少牢。”《淮南子·氾论训》:“夫飨大高而彘为上牲者,非彘能贤於野兽麋鹿也,而神明独飨之,何也?以为彘者家人所常畜,而易得之物也,故因其便以尊之。”按,大高,祖先。
- 10 下牲
- 指祭祀或敬神用的等级较低的牲畜,如特豕、特豚之类。《礼记·杂记下》:“ 孔子 曰:‘凶年则乘驽马,祀以下牲。’” 郑玄 注:“下牲,少牢。若特豕、特豚也。”《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孔子 曰:‘凶年则乘驽马,力役不兴,驰道不修,祈以币玉,祭祀不悬,祀以下牲。’” 王肃 注:“当用大牢者用少牢。”
- 11 二牲
- 二牲,读音èr shēng,汉语词语,小羊和雁,出自《后汉书·祭祀志上》。
- 12 人牲
- 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制社会期间,为祭祀祖先(人鬼)、神灵或自然界万物而杀戮活人以为祭品。
- 13 骍骍
- 骍骍是指弓调和后呈弯曲状。
- 14 骍弓
- 调和后呈弯状的弓。语本《诗·小雅·角弓》:“騂騂角弓,翩其反矣。” 毛 传:“騂騂,调利也。” 唐 高适 《同郡公出猎海上》诗:“高鸟下騂弓,困兽斗匹夫。”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剽劫》:“当年胆气已纵横,锦带騂弓结束轻。” 清 刘大櫆 《杂兴》诗之二:“騂弓大羽箭,鞍马速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