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读音
成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成本
(1) 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
英
引证解释
⒈ 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
引清包世臣《中衢一勺·小倦游阁杂说三》:“善治淮鹺者,必反其道而用之。先结清前案,截断众流,然后讲求言利之方,釐剔成本,使六省之民,皆食贱盐以畅销路。”
老舍《四世同堂》五九:“日本人所定的物价都不到成本的三分之二,而且绝对不许更改。”
⒉ 现成的本子。
引清黄人《<清文汇>序》:“若夫别标格,求师法,则有先正精选成本在,非不佞所敢知矣。”
国语词典
制造及销售一种产品所需的费用。
如:「成本书都要考,范围太多了。」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成本
成本造句
- 而这一成本当然不能长期由极少数个人自觉自愿地承担。
- 似乎人人都孤注一掷地寄希望于低成本的煤炭清洁技术。
- 在生意场上,他善于以义割恩,以低微的成本换取高额利润。
- 既然选择这种成本少风险低收入高的行业,就得努力刻苦的学习,你不学习,谁都没有办法救你。
-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最优的产品,保证满足客户的需求。
- 微笑无需成本,却创造出许多价值。
- 而该公司在无情压低其成本方面已是驾轻就熟。
- 成本记录的是竞争的吸引力。
- 暴露在公众的紧张中是在核工业运营公司的成本,就像暴露在反复无常的价格上是天然气工业的成本一样。
- 有些公司为求降低经营成本,把老职员资遣,真是标準的鸟尽弓藏。
成本相关词语
- 1 成千上万
- 成千上万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g qiān shàng wàn,意思是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出自:《儿女英雄传》。
- 2 成爲
- 变成。
- 3 成吉思汗
- (1162-1227)即“元太祖”。蒙古族军事家、政治家。名铁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族。12世纪末13世纪初率本族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蒙古语,意为拥有四海的强大者),建立蒙古汗国。接着进行大规模扩张战争。曾两次攻金,占领中都(今北京)。1219年亲率二十万大军进行第一次西征,灭花剌子模,击败斡罗思和钦察联军,占领中亚大片土地,分封给三个儿子。1227年,在灭西夏前夕病死军营中。后被追尊为太祖。
- 4 成家立业
- 成家立业,拼音chéng jiā lì yè,汉语成语,指男的结了婚后,有职业,能独立生活。
- 5 成败
- 释义为成功与失败(指行动的结果);指失败(用于偏义)。
- 6 成风尽垩
- 形容技艺高超
- 7 成年累月
- 成年累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éng nián lěi yuè,形容时间长久,长年累月。
- 8 成效
- 成效一般指所获得的预期的好效果和功效。
- 9 成型
- 利用塑料的可挤压性与可模塑性,首先将松散的粒状或粉状原料从注塑机送入高温的料筒内加热,熔融塑化,使之成为粘流态熔体,以一定的压力和速度充入模具,经过保压、冷却后开启模具,就可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
- 10 成仁取义
- 释义:仁:同情,友爱。成仁:杀身以成仁德;义:公证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11 成家
- 1.建堂立家,建立家业。 2.兴家,持家。 3.犹安家。 4.形成流派。 5.成为专家:成名成家。 6.东汉初公孙述起成都,自立为帝,号成家。光武遣吴汉﹑臧宫伐之。述将延岑力战,公孙兵败,身死。见《后汉书.公孙述传》。
- 12 成竹在胸
- 成竹在胸。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语本 宋 苏轼 《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后以喻处理事情之前心里早有通盘的考虑和打算。《老残游记》第六回:“先生必有成竹在胸,何妨赐教一二呢?”
- 13 成服
- 成服,指盛服;旧时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成服”。与三周年以后的“脱服”、“除服”相对应。语出《礼记·奔丧》:“唯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若未得行,则成服而后行。”
- 14 成人
- 成人是指成年的人,即是已经完全发育成熟的人,与儿童相对。在大部份国家,成人的定义是年满18岁或以上的人,因此,一旦当地居民达至18岁,就可以享有各种相应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