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潮读音
工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工潮
1. 工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掀起的风潮。
英
2. 罢工运动。一批工人暂时停止工作,以图强迫对方接受要求(如对雇主提出的改变工资、工时或工作条件)
英
3. 暂时停止正常工作与活动,以抗议一种行动。
例
引证解释
⒈ 工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掀起的怠工、罢工等风潮。
国语词典
劳资双方由于薪资、权利或工作条件等问题,发生冲突无法协调时,工人们所发动罢工等的大规模抗议或抵制行为。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工潮
工潮造句
- 像近年来爆发的临时演员罢工潮,以及像佘诗曼等当家花旦北上发展等现象,都是此制度下的产物。
- 在我的企业内,人员的流失及跳槽率很低,并且从没出现过工潮。最主要的是员工有归属感,万众一心。
- 因而,前些年山外的打工潮已风起浪涌,但这金鸡山却风平浪静,人们不仅不想离开自己同床共枕的男人女人,也舍不得金鸡山这肥沃的土地和山川的秀美。
- 这事还用商量吗?当年闹工潮,你是第一个拉响汽笛的,那种闯劲现在撂到哪里去了?
- “中州韵、湖广音”令人痴迷,“汉口江岸闹工潮”唱词更让江城观众亲切。
- 此次工潮中,勇于反抗的雇员们已经停工好几天了,他们抱怨说工资太低,医疗保险承保范围太狭窄。
- 军方对罢工潮牢骚甚重,它的第六号公报内容即是催促罢工者返岗工作。
- 工潮闹大了,王云五不得不挺身而出,结果应付得宜,一场风波因而平息。
- 当年的“下乡”、如今的“民工潮”,时间如一只大手,社会是一团面,而个人的命运像面团在手里忽左忽右。
- 学校的历史课很少提及阶级对抗与工潮的历史。
工潮相关词语
- 1 工丁
- 工丁是汉语词汇,读音是gōng dīng ,意思是服力役的壮丁。
- 2 工分
- 工分,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立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中普遍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有底分死记、底分活评、定额记工、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等。由于操作上流于形式,致使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普遍存在,按劳分配原则无法体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分都一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里评工记分的方法逐渐废止。
- 3 工人日报
- 《工人日报》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综合性报纸。1949年7月15日在北京创刊,是一张以经济宣传为重点的全国性综合性中央级大报,毛泽东同志亲自为之两次题写报名。“文化大革命”中于1966年12月31日停刊。1978年10月6日恢复出版。日出对开1张。在北京、上海、武汉、南昌、广州、成都、重庆、昆明、西安、兰州、沈阳、哈尔滨印刷发行。日发行量为220万份(1988)。
- 4 工农兵方向
- 工农兵方向是1942年举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 5 工娄
- 复姓。春秋遂有工娄氏。见《左传.庄公十七年》。亦作"工偻"。春秋齐有工偻洒。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6 工业基地
- 工业基地指工业生产比较发达和相对集中的城市或地区。有以发展某一行业为主的专业性工业基地,如中国的鞍山钢铁工业基地;有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如上海是个冶金、机械、纺织、轻工、化工、造船等工业都比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根据资源状况和环境条件,合理建立工业基地,有利于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 7 工业城市
- 主要由于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城市。这类城市工业职工占城市人口的比重高,工业用电、用水、用地占的比重也很大。
- 8 工食
- (2).工钱;工资。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其手段高者,每月工食可须数两,而零星赏赐不与焉。”《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想是在铺里收钱不迭,只要到州里来领他二分一日的工食哩!”
- 9 工师
- 古官名。官名,相传帝尧时置。春秋时齐、鲁等国也设置。战国时各国沿置之,为掌管百工及手工业之官。上受司空领导,下为百工之长。专掌营建工程和管教百工等事。
- 10 工饩
- 工役的薪给。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之四:“以治河为名而取之民间者,本折、工饩,追呼、运转之费,种种以什伯计。”
- 11 工业国
- (1)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国家 英 industrial country
- 12 工言
- 巧言,花言巧语。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二五:“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但畏工言子,称我三江旁。” 黄节 注:“工言,犹巧言也。”
- 13 工捷
- 工捷是汉语词汇,拼音gōng jié,出自《唐才子传·李端》。
- 14 工员
- 工人与职员的并称。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乔峰 事迄今无后文,但今兹书馆与工员,争持正烈,实亦难于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