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蒙蒙读音
白蒙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一片模糊的白色。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一片模糊的白色。
引刘半农《晓》诗:“太阳的光线,一丝丝透出来,照见一片平原,罩着层白蒙蒙的薄雾。”
郭沫若《北伐途次》二十:“武昌城远远地在阳炎中横陈着,脚根是看不见的,白蒙蒙地好像是一座蜃气楼。”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白蒙蒙
白蒙蒙造句
- 而当有风的时候,雨丝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蒙蒙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 山林,田野,河谷,腾起层层白蒙蒙的烟柱,随风飘漾。
- 这时,李尘就看见一缕缕白蒙蒙的气体环绕在李正道周围,不断显露各种形态,时而如千军万马奔腾、时而如群象踏地、雄狮怒吼、马踏飞燕、猛虎下山。
- 雨水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蒙蒙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 白蒙蒙的雾气一连数日不曾消散,雾气氤氲升腾,整个烂柯山都被包裹其中。
- 悬崖占地数十丈,三面都是白蒙蒙的雾气,时而化作千军万马,时而化作滚滚潮水,时而又收缩膨胀,变幻无常。
- 清早起来,浓重的霜涂白了地面,抬头一看白杨树,银杏树的叶子在冷风纷纷落下,每吹过一阵寒风,经霜的树叶,象一群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地面,棚子上……一片白蒙蒙的。
- 多想爱,走累了,走进深秋,寺院间泛滥的落叶,把我覆盖,多想跌倒,在喧哗中,没入永恒之海,多想,爱,等到骨头变白,让手和头发,到白蒙蒙中的雨中去旅行,让手握着手,静静地变成骨骸。
- 洗完澡,走出那被白蒙蒙的水汽笼罩着的浴室,望着野外大雪遮盖着的白茫茫的大地,他顿时觉得心情爽快多了。
- 屋子外面,原是浓厚得对面不见人影的晨雾,这时已经消退,变淡了。慢慢得势的阳光里,白蒙蒙的雾点子,一阵一阵地翻腾,飘散,好像沙沙有声。篱笆,土堆,墙头,都在雾气里显出模糊的形象。
白蒙蒙相关词语
- 1 白鹿皮币
- 白鹿皮币是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的货币。汉武帝之时,汉苑多鹿,就收集鹿皮作币材,以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币,直四十万钱,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因其作价太高,不久即废止。这种皮币在中国货币史上被视为纸币的滥觞,但不见实物。
- 2 白梅
- 白梅,干燥花蕾,呈圆球形,直径4~8毫米,基部常带有小梗。苞片3~4层,褐色鳞片状。苞片内有萼片5枚,淡黄褐色,微带绿色,卵圆形,覆瓦状排列,基部与花托愈合。花瓣5枚或多数,白色或黄白色,紧紧相抱。花瓣内包含许多黄色丝状的雄蕊。中心有一枚雌蕊,子房呈卵形而有细长的花柱。质轻。气香,味淡而涩。以花匀净、完整、含苞未放、萼绿花白、气味清香者为佳。
- 3 白茅
-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4 白马王子
- 在现今,白马王子可用于指代少女或年轻的女人在梦想中遇到的英俊、富有、有能的男士。这位男士对她一见钟情,立下决心,非她不娶;为她赴汤蹈火,克服无数的困难,终于争取到她的芳心。
- 5 白花花
- 白花花,亦作白哗哗或白华华,是一个汉语词汇,属于叠词,出自《喻世明言》,形容很白。
- 6 白鹤
-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7 白坟
- 【出处】出自典故《尚书·禹贡》:“厥土白坟,海滨广斥。”
- 8 白匪
- “白匪”或“白军”是中共于1927年至1937年的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对国民党军队的称呼,源于俄罗斯(前苏联),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为保卫新政权创建了红军,与红军对垒的、受列强支持的军队中有一支叫做白卫军,与红军相对的被称为白军。但中共使用“白军”或“白匪”的称呼比较集中于上世纪30年代前期,长征后,特别是与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开始合作后就比较少见了。
- 9 白端
- 1957年生,汉族,推拿医师。成果简介:本研究成果具有疗效显著,简便易学,无不良反应等特点。
- 10 白艾
- 白艾,原名蒋志侠。出生于1926年,安徽和县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鲁迅文学院)。1939年参加抗日队伍,历任救亡工作团团员,新四军六支队司令部机要科译电员、宣传员及拂晓剧团团员,《建军报》杂志记者、前线分社记者,华东野战军《拂晓报》记者,七兵团新华分社记者,第三野战军政治部新华总分社记者,《解放军报》记者,二十七军七十九师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专业作家,正师级。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11 白璧三献
- 白璧三献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ái bì sān xiàn,意思是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 12 白醭
- 白醭,醋、酱油等表面长的白色的霉。
- 13 白门
- 3、 南京的别称,代指南京。
- 14 白話文
-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