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像读音
铜像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铜像
(1) 用青铜所雕刻或塑造的形象(如人或兽)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铜象”。
⒉ 铜铸的神像或人像。
引《宋书·隐逸传·戴颙》:“自汉世始有佛像…… 宋世子铸丈六铜像於瓦官寺。”
《旧唐书·食货志上》:“长安城中竞为盗铸,寺观鐘及铜象,多坏为钱。”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大慈寺有蜀后主王衍铜像, 程公堂权帅,毁以铸鐘。”
郭孝成《陕西光复记》:“此日金戈飞舞,他年铜像嵯峨。”
⒊ 比喻为人供奉而无发言权的偶像。
引王蒙《悠悠寸草心》:“唐夫人忿忿地说:‘恁什么让一个地委书记去当铜像?’ 老唐笑而不答,显然当‘铜像’也可以。”
国语词典
以铜塑铸成的人像,纪念有特殊勋劳的人。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铜像
铜像造句
- 因为陈水扁前年与军事高层将领晤见中,提到营区到处有蒋公铜像一事,看是否能“处理”,军方最后决定以营区美化名义,将铜像移至室内。
- 北一女学务主任叶中如表示,昨天中午警卫巡视校园吓然发现位在光复楼与中正楼间花圃里的蒋介石铜像遭台北市专用垃圾袋套在头部上。
- 手臂上掷币,面值从一角到十元不等的人民币,有些还被卷成小圆筒,多尊用玻璃罩起来的铜像四周被游客抛撒下去的钱币堆积成山,铜像被淹没在钱币中。
- 这座卧佛是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铜像。
- 据了解,陈水扁于前年在一次与军事高层将领晤见中,提到营区到处有蒋介石铜像一事,看能否处理,军中最后决定以营区美化名义将铜像移至室内。
- 穿过花红草绿的庭院,看过孙将军一生波折的介绍,面对铜像,观者无不默然唏嘘。
- 彼坐我对面,我谛视其貌,发甚高,几在顶中,前额似斜坡,尤异者则其鼻梁之峻直,岐如眉脊,线画分明,若近代表现派仿非洲艺术所雕铜像,异相也。
- 旧时,在佛山还被称为季华乡时,东晋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千里迢迢带二尊铜像在塔坡岗建佛寺,供奉三尊铜佛。
-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李恩珠自杀身亡后,为表示对她的怀念,有关方面计划为她设立一个铜像,但却有部分表示反对。
- 这个罗马帝国末期的青铜像与最近的发现一致。它可能属于同一船货物。
铜像相关词语
- 1 铜腥
- 指铜的臭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相传云:此塘中有铜神,今犹时闻铜声于水,水辄变绿作铜腥,鱼为之死。”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 三代古铜竝无腥气,惟新出土尚带土气,久则否,若伪作者,热摩手心以擦之,铜腥触鼻可畏。”
- 2 铜冶
- 铜冶是汉语词汇,其意为冶铜铸币。出自《汉书·食货志下》。铜冶 也是河北石家庄市下属鹿泉区下属,位于鹿泉区南面,
- 3 铜龠尺
- 铜龠尺,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量具。
- 4 铜宅
- 用铜作部分建筑材料的宅舍。《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其有辄造寺舍者,皆依不承用诏书律,铜宅林苑,悉没入官。”
- 5 铜枓
- 亦作'铜枓'。铜制的方形有柄的器具﹐用以盛酒食。 铜制的量器。指作为厌胜之器的威斗。 形容富足而牢固。
- 6 铜梗
- 铜梗,即指草木坚韧的枝梗。
- 7 铜焊
- 钎焊是指利用熔点比母材(被钎焊材料)熔点低的填充金属(称为钎料或焊料),在低于母材熔点、高于钎料熔点的温度下,利用液态钎料在母材表面润湿、铺展和在母材间隙中填缝,与母材相互溶解与扩散,而实现零件间的连接的焊接方法。
- 8 铜城铁壁
- 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同“铜墙铁壁”。
- 9 铜陛
- 南朝 梁 何子朗 《学谢体诗》:“桂台清露拂,铜陛落花沾。”
- 10 铜版画
- 铜版画(copper plate etching),也称“蚀刻版画”、“铜刻版画”、“铜蚀版画”、“腐蚀版画”,版画的一种。指在金属版上用腐蚀液腐蚀或直接用针或刀刻制而成的一种版画。属于凹版。因较常用的金属版是铜版,故称铜版画。铜版画艺术典雅、庄重,在国际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名贵的艺术画种。历代大师都曾热衷于铜版画的艺术创作。从德国的丢勒、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戈雅,法国印象派的马奈、莫奈、西斯兰、德加等直至现代的毕加索、马蒂斯诸大师都留下了十分精美的铜版画作品。
- 11 铜荡
- 铜荡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óng dàng ,意思是唐 代一种劣质钱币。
- 12 铜墀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便省》:“愁相看两鬓垂丝,喜吾儿犹侍铜墀。”
- 13 铜围铁马
- 比喻坚固的阵势。
- 14 铜觜
-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鹭鸶》:“京师夏间竞养铜觜,至九月多死。”《宣和画谱·黄居寀》:“桃竹铜觜图一。”《宣和画谱·赵昌》:“芙蓉铜觜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