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举读音
应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应举
(1) 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接受选用或举荐。 《南史·孔觊传》:“晋安帝时,散骑常侍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
引孝建三年, 孝武欲重其选,於是吏部尚书颜竣奏以覬及司徒左长史王景文应举。”
元无名氏《冻苏秦》楔子:“如今七国争雄,都下招贤之榜,您孩儿禀过父亲母亲,待和哥哥同去应举。”
《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时汉帝求贤, 劭辞老母,别兄弟,自负书囊,来到东都洛阳应举。”
⒉ 参加科举考试。
引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凡二十年矣。”
宋苏轼《答李端叔书》:“軾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在家无事,日夜读书,思量应举。”
清侯方域《贾生传》:“贾生乃辞归里,凡七应举,不第。”
国语词典
参加科举考试。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应举
应举造句
-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对臧天朔被捕事件,娱乐圈不应该沉默,应举一反三,汲取教训!
- 正在这时,章太炎站起来,垂泣而立称,黎元洪是首难的人物,不可辜负他,应举黎为副元帅。
- 书院为获得生存空间,不断调整其办学模式,满足士人读书应举的需求。
- 拟定或变更都市更新事业计画期间,应举办公听会,听取民众意见。
- 科举的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士人读书应举的积极性,士人数量因此急剧增加。
- 他补充道,英国和法国首先须在军事战略上达成一致。因而,应举行有关的幕僚会谈以达到该目的。
- 勋、同请归赴试,吾以秀才应举,亦本分事,勉诺之,料尔在家亦必预乡试,世俗之见,方以子弟应试为有志上进,吾何必故持异论。
- 其应举心态是:青年时期是信心满怀、汲汲追求;
- 地陪应举接站牌站在出口处明显的位置上,让领队或全陪前来联系;
应举相关词语
- 1 应教
- 魏 晋 以来称应诸王之命而和的诗文。 南朝 宋 湛茂之 有《历山草堂应教》诗。 唐 王维 有《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诗。 赵殿成 笺注:“ 魏 晋 以来,人臣放文字间,有属和於天子,曰应诏;於太子,曰应令;於诸王,曰应教。”
- 2 应昂
- 应昂,读音 yìng áng,汉语词语,指答应。
- 3 应成
- 《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若有人要取他,就应成与他,只要一千贯文,便嫁与他。”
- 4 应待
- 应待是一个汉语词语,注音yìng dài,解释为应接;接待。
- 5 应人
- 顺应人;应和人。语出《易.兑》:"顺乎天而应乎人。"
- 6 应卒
- 应卒,汉语拼音yìng zú,亦作“ 应猝 ”。 犹应急。
- 7 应诏
- 应诏( yìngzhào)是指接受皇命的诏命。诏:诏是一个汉字,读作zhào,本意是指帝王召集大众讲话。引申义是(帝王)告知(下属、大众),告诉。该文字在《说文新附》和《礼记·曲礼》等文献均有记载
- 8 应圉
- 应圉,汉语词汇,拼音为yìng yǔ ,释义为抵挡抗御。
- 9 应约
- 应约,读音是yìng yuē,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接受约请。
- 10 应星
- 应星,古代中国星占家认为秉东方木德之精,司春,主五谷,又主道德之事。指少祖山(宗山);是行龙(延伸的山脉)之主。
- 11 应期
- 释义:1、顺应期运。2、如期。3、命理预测中,预测应验之时。
- 12 应箓
- 顺应符命。古时以此为帝王之兆。箓,帝王所谓的天赐符命之书。《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大晋承运期》,言圣皇应籙受图,化象神明也。”《北史·刘昉传》:“ 士彦 称有相者,云其应籙,年过六十,必据九五。” 唐 张说 《舞马词》:“圣君出震应籙,神马浮 河 献图。”
- 13 应是
- 应是(1638-1727),字敬非,号敬斋。江西宜黄人。清初学者、古文家。90岁卒于乡。
- 14 应有
- 应有是汉语词汇,拼音yīng yǒu,意思是所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