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读音
白大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白食。
引证解释
⒈ 白食。参见“白食”。
引《扬州评话选·武松打虎》:“它慢慢踱到冈西路道旁厢,朝枯草中一坐,等白大吃了。”
原注:“白大--不付出代价而得到的东西。吃白大,即吃白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白大
白大相关词语
- 1 白地钱
- 亦作“ 白地款 ”。旧时对闲置或撂荒土地所征的税。《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六年》:“诏: 临安府 民间僦舍钱,不以多寡,并三分中减一分,白地钱四分之一。”《解放日报》1943.8.3:“白地款一年一次,全年约七百元。”
- 2 白楮
- 白楮,汉语词语,拼音是bái chǔ ,释义是白皮纸。
- 3 白捕
-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江 南人说阴捕,就是北方叫番子手一般。其在官有名者谓之官捕,帮手谓之白捕-- 金令史 不拘官捕、白捕,都邀过来,到酒店中吃三杯。”
- 4 白脯
- 白脯最早出现在1400年前,来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5 白记
- 白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ái jì,意思是1.汉时下对上陈述意见的奏记。2.胎记的一种。
- 6 白剌擦
- 1.形容很白。剌擦﹐助词﹐无义。
- 7 白没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 似道 欲行富国强兵之策……又立推排打量之法,白没民产。”
- 8 白梂
- 白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ái qiú ,是柞树的别名。
- 9 白领
- 白领是指有较高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士,是西方社会对企业中不需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的通称,又称白领阶层,与蓝领对应,白领一般都有稳定收入。
- 10 白话文
-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
- 11 白粉病
- 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穗子。发病初期为白色病斑,而后颜色逐渐变为浅棕色,可通过自交或杂交形成黑色的子囊壳 。
- 12 白癜风
-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由于皮肤的黑素细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机制还不清楚。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女性外阴部亦可发生,青年妇女居多。
- 13 白兽闼
- 亦称“ 白兽门 ”。 即 白虎门 。 唐 杜甫 《北征》诗:“凄凉 大同殿 ,寂寞 白兽闼 。” 仇兆鳌 注:“《三辅黄图》:‘ 未央宫 有 白虎殿 。’ 唐 避 太祖 讳,改为兽。 白兽闼 ,即 白兽门 也。”参见“ 白虎门 ”。
- 14 白皂
- 亦作“ 白皁 ”。 犹皂白。比喻是非。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复谓 留侯 不及我,人或笑君无白皁。” 明 王守仁 《步步娇·归隐》套曲:“尔曹,难与我共朝,真和假那分白皂?他把孽寃自造,到头终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