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义读音
鸱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丧失天良的行为。《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孙星衍疏:"或今文'鸱义'为'消义'。《广雅.释诂》云:'消﹐灭也。'则'消义奸轨'﹐或为消义善而干轨法也。"一说谓盗贼状如鸱枭。参阅孔颖达《尚书正义》引汉郑玄说。
引证解释
⒈ 谓丧失天良的行为。 《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鴟义姦宄。” 孙星衍疏:“或今文‘鴟义’为‘消义’。
引《广雅·释詁》云:‘消,灭也。’则‘消义姦轨’,或为消义善而干轨法也。”
一说谓盗贼状如鸱枭。参阅孔颖达《尚书正义》引汉郑玄说。 王闿运《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长算不从,羣苗鴟义,遂杀招安二官,连夺州县。”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鸱义
鸱义相关词语
- 1 鸱跱
- 谓气势威猛地相持对立。《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今惟 蒙逊 鸱跱一城。”《北齐书·文宣帝纪》:“ 关 岘 衿带,跨蹑萧条,肠胃之地,岳立鸱跱,偏师纔指,涣同冰散,此又王之功也。”
- 2 鸱张鱼烂
- 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 3 鸱彝
- 1.革囊。《战国策·燕策二》:“昔者 五子胥 説听乎 闔閭,故 吴王 远迹至於 郢。夫差 弗是也,赐之鴟夷而浮之江。”《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 闻之大怒,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取马革为鴟夷。鴟夷,榼形。”明 梁辰鱼《浣纱记·死忠》:“你一死之后,当取汝尸盛以鴟夷之革,浮之江中。”2.借指 春秋 吴 伍员。明 高启《行路难》诗之二:“鉤弋 死 云阳,鴟夷 弃江沙。” 3.指盛酒器。《艺文类聚》卷七二引 汉 扬雄《酒赋》:“鴟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復藉酤。”宋 司马光《柳溪对雪》诗:“鴟夷赊美酒,油壁繫轻车。”清 陈维崧《满庭芳·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赋此词》:“看鴟夷扑满,磊磊邱樊。”一本作“鴟彝”。 4.即 鸱彝子皮。唐 杜牧《杜秋娘诗》:“西子 下 姑苏,一軻逐 鴟夷。”冯集梧 注:“《史记·货殖传》:范蠡 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 齐 为 鴟夷子皮。”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词:“欲酹 鴟夷、西子,未辨当年功业,空繫五湖船。”郁达夫《留别》诗之二:“鴟夷 应笑先生拙,难买轻舟泛五湖。”参见“鴟夷子皮”。 5.拇指。行酒令的手势。
- 4 鸱鴺
- 鸱鴺,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革囊。
- 5 鸱苕
- 鸱苕即凉州铁骑。
- 6 鸱彝子
- 清 曹寅 《口占送橘农》之一:“五湖原属 鸱彝子 ,莫笑寒宵说饼翁。”参见“ 鸱夷子皮 ”。
- 7 鸱张门户
- 树立门户,标榜门庭。
- 8 鸱视
- 如鸱鸟昂首举视。《晋书·刘聪载记》:“ 石勒 鸱视 赵 魏 , 曹嶷 狼顾 东齐 。”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虎威狐輙假,鸱视鼠每吓。”
- 9 鸱顾
- 鸱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ī gù,是指身不动而回顾。古代养生术中的一种动作。
- 10 鸱鸠
- 2.戴胜的异名。《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戴胜降于桑” 孔颖达 疏引 汉 李巡 曰:“戴胜,一名鸱鸠。”
- 11 鸱甍
- 即鸱吻。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避雷》:“世传乘龙者,苦於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楼阁鸱甍中。”参见“ 鸱吻 ”。
- 12 鸱阑
- 屋脊饰物和栏杆。 晋 习凿齿 《诸葛武侯宅铭》:“雕薄蔚采,鸱阑惟丰。”
- 13 鸱视狼顾
- 鸱视狼顾(chī shì láng gù)为现代成语,形容为人凶狠贪戾。
- 14 鸱鸱
- 鸱鸱是汉语词汇,读音chīchī,出自山海经《三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