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菲读音
芦菲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芦草编织的门扇。 2.亦作"芦菲"。用芦苇编成的席子。
引证解释
⒈ 见“芦扉”。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芦菲
芦菲相关词语
- 1 芦花
- 词语意思为,1.芦絮 2.借指芦衣。
- 2 芦中人
- 芦中人,中国古代作家,代表作品是《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 3 芦粟
- 植物名。禾本科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中含糖量高,可生食,并可作为制糖的原料。
- 4 芦扉
- 芦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ú fēi,是指芦草编织的门扇。
- 5 芦丁
- 芦丁,Rutin,又称为芸香甙,维生素P,紫槲皮甙,路丁,路丁粉,路通,络通,紫皮甙。可用作食用抗氧化剂和营养增强剂等。芦丁有维生素P样作用和抗炎作用。
- 6 芦雪
- lú xuěㄌㄨˊ ㄒㄩㄝˇ芦雪(芦雪)即芦花。因芦花色白如雪,故称。 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吴中言情见寄次韵》:“菰烟芦雪是侬乡,钓线随身好坐忘。” 金 王良臣《九月七日饮》诗:“风雁飞来更潇洒,一枝芦雪印波心。”
- 7 芦锥
- 芦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ú zhuī,是指芦芽。
- 8 芦衣
- 用芦花代棉絮的冬衣。语出《太平御览》卷八一九引 南朝 宋 师觉授 《孝子传》:“ 闵子骞 幼时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后母。 子骞 跪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遂止。”后遂以“芦衣”为孝子的典故。
- 9 芦笳
- 芦笳,汉语词汇。拼音lú jiā。古代的一种管乐器。以芦叶为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音孔,下端范铜为喇叭嘴状,吹时用指启闭音孔,以调音节。 清 代兵营巡哨多用之。
- 10 芦竹
- 芦竹:中药
- 11 芦席
- 用芦苇编成的席子。 洪深 《赵阎王》第二节第三幕:“别说棺材,连芦席片儿都没有。”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十三章:“ 祝永康 向她了解做芦席的情况。”
- 12 芦沟桥
- (1) 见“卢沟桥” 英 Luogouqiao
- 13 芦笛
- 芦笛:山茶属山茶栽培品种
- 14 芦笙
-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