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读音
杂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诗﹑文字﹑书法等的各种变体。
引证解释
⒈ 指诗、文字、书法等的各种变体。
引《法书要录》卷三引唐李嗣真《书品后》:“右军(王羲之 )若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沉宋律诗。”
黄侃《论文字制造之先后》:“此二文,或象形,或指事,又非前之半字比;今为定其名,曰杂体。”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杂体 (诗书学术语)
杂体相关词语
- 1 杂玩
- 杂玩是汉语词语,读音为zá wán ,意思是那些小众化的、所玩对象较少的珍玩。出自《南史·陈纪上·文帝》:“戊子,诏非兵器及国容所须,金银珠玉衣服杂玩,悉皆禁断。”
- 2 杂伪
- 杂伪,汉语词语,读音是zá wěi ,释义是驳杂不纯,亦指伪造之物。
- 3 杂问
- 杂问,读音zá wè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会审。
- 4 杂途
- 清代官吏以科举出身者为正途,余从捐纳或议叙出身者,为杂途,亦称异途.
- 5 杂食
- 4、在一些地方与“杂粮”相通,即“五谷杂粮”
- 6 杂人
- 杂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á rén,意思是闲杂人。
- 7 杂症
- 杂症,拼音是zá zhèng,汉语词语,释义是杂病。
- 8 杂英
- 杂英,zá yīng,《管子·地员》,意思为五采相映。
- 9 杂艺
- 杂艺,读音是zá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各种技艺。
- 10 杂议
- 杂议,拼音zá yì,出处《汉书·晁错传》。
- 11 杂调
- 杂调,拼音是zá diào,汉语词语,释义是古时赋税制度,常规户调外之加征。
- 12 杂泛
- 杂泛,拼音是zá fàn,汉语词语,释义是明代徭役之一种或杂多而无针对性。
- 13 杂杂嘈嘈
- 杂杂嘈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á zá cáo cáo,是指杂乱喧闹。
- 14 杂引
- (2).多方引用。 明 祁彪佳 《远山堂曲品·逸品》:“ 汪廷讷 《狮吼》,初止一剧,继乃杂引妬妇诸传,证以内典。”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金榜》:“儒者於《周官》军数往往杂引《管子》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