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唇鼓舌读音
摇唇鼓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摇唇鼓舌
(1) 指卖弄口才,进行游说或煽动
英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
引《庄子·盗跖》:“摇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魏书·萧衍传》:“曲体胁肩,摇脣鼓舌,候当朝之顾指,邀在位之餘论。”
亦作“摇唇鼓舌”。 宋洪迈《夷坚甲志·高俊入冥》:“又一女反缚,以钳钳其舌。吏曰:‘生前好摇唇鼓舌者。’”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梁兄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
郭沫若《虎符》第三幕:“那些人除掉摇唇鼓舌之外,实在也没有多么大的本领。”
亦省作“摇脣”、“摇鼓”、“摇唇”。 《北史·尉瑾传》:“好学吴人摇脣振足,为人所哂。”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凡封章建议,务更张、喜激昂辈摇鼓捭闔,公悉屏之。”
章炳麟《文学总略》:“战国从横之士,抵掌摇唇,亦多积句,是则耦丽之体,适可称职。”
国语词典
鼓动嘴唇与舌头。比喻搬弄是非。《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二折》:「听不上摇唇鼓舌絮叨叨。正良臣佞士难同爵。」也作「鼓舌摇唇」、「鼓唇摇舌」、「摇吻鼓舌」。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摇唇鼓舌
摇唇鼓舌造句
- 他到处摇唇鼓舌,说得人家晕头转向,以骗取信任。
- 大伙别听他的摇唇鼓舌,胡说八道,乡政府马上来人解决我们两个村的土地纠纷问题。
- 我正在这里教授进兵的方略,你竟然胆敢摇唇鼓舌,蛊惑军心!
- 整天东游西逛、摇唇鼓舌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 这老家伙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是个阴险奸诈的假圣人。
- 汝童子有何知识,敢在此摇唇鼓舌?
- 欺软怕硬,只会摇唇鼓舌,我看你的本事也只配用来欺负弱小!
- 有些摇唇鼓舌的文人说他们是苍蝇附骥尾而至千里,简直是不顾事实的谄媚主上。
- 而今天晚上,达维却也只能像一个蠢货那样摇唇鼓舌,和另一个蠢货大公攻讦成一片。
- 不识相的留梦炎仍然摇唇鼓舌,聒噪不已。
摇唇鼓舌相关词语
- 1 摇狄
- 亦作'摇狄'。 古代王后之服。用于祭先公及飨诸侯。
- 2 摇唇鼓喙
- 摇唇鼓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yáo chún gǔ huì,意思是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泛指卖弄口才。
- 3 摇丸
- 犹弄丸。古杂戏的一种。《西京杂记》卷四:“ 京兆 有 古生 者,学纵横、揣摩、弄矢、摇丸、摴蒲之术,为都掾史四十馀年……京师至今俳戏皆称古掾曹。”
- 4 摇扇
- 摇扇,汉语词汇,拼音yáo shàn,意思是动摇,煽动。
- 5 摇手
- 释义:机械上用手旋转的、使轮子等转动的把儿等。
- 6 摇举
- 《汉书·礼乐志》:“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 颜师古 注:“言当奋摇高举,不可与期也。
- 7 摇头幌脑
- 摇头幌脑,成语,意思是脑袋摇来摇去。多形容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出自鲁迅《<准风月谈>前记》:“《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幌脑的高兴了一大阵。”
- 8 摇尾求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穽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后遂以“摇尾求食”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亦简称“摇尾”等。
- 9 摇动
- 释义:1、摇东西使它动;摇摆,晃动。
- 10 摇笔
- 动笔。谓写字作文。 汉 王充 《论衡·程材》:“文吏摇笔,考迹民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茂先 摇笔而散珠, 太冲 动墨而横锦。” 唐 杜审言 《赠苏味道》诗:“据鞍雄剑动,摇笔羽书飞。” 高旭 《元旦》诗:“摇笔动关天下计,倾樽长抱古人忧。”
- 11 摇表
- 摇表由一个手摇发电机、表决和三个接线柱(即L:线路端、E:接地端、G:屏蔽端)组成,广泛用于煤矿安装和检修,是用于检查电机、电器及线路的绝缘情况和测量高值电阻。
- 12 摇悦
- 一会儿动摇,一会儿喜悦的矛盾心理。
- 13 摇宝
- 目前,在西方社会中,它有一个经济的定义,是指“对一个事件与不确定的结果,下注钱或具物质价值的东西,其主要目的为,赢取得更多的金钱或物质价值”。
- 14 摇尾
- 摇尾,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穽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猛虎在深山里,百兽感到恐惧,可它一旦落入陷阱和笼子裹,便摇头摆尾向人求食,这种屈服于人的威势的习性是逐渐形成的。后遂以“摇尾”比喻卑屈柔顺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