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读音
飞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飞燕"。 2.飞翔的燕子。 3.指汉成帝赵皇后。 4.良马名。 5.指古曲名。语出《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6.指古卜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飞鷰”。 飞翔的燕子。
引《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君屋。”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
⒉ 指汉成帝赵皇后。
引《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学歌舞,号曰飞燕。”
南朝宋鲍照《代朗月行》:“鬢夺卫女迅,体絶飞燕先。”
唐李白《清平调》词:“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孙枝蔚《春宫词》:“君恩重飞燕,妾体拟当熊。”
⒊ 良马名。
引《文选·张协<七命>》:“驾红阳之飞鷰,驂唐公之驌驦。”
张铣注:“红阳、唐公人也,并有良马名飞鷰。”
南朝宋谢灵运《会吟行》:“飞燕跃广途,鷁首戏清沚。”
《南史·袁顗传》:“刘胡叛走不告顗,顗至夜方知,大怒,駡曰:‘今年为小子所误。’呼取飞燕,谓其众曰:‘我当自出追之。’”
⒋ 指古曲名。
引语出《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臺,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謚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有娀謡乎《飞燕》,始为北声。”
清姚鼐《送侍路川主德州书院》诗:“经谭东鲁麟,曲唱西《飞燕》。”
⒌ 指古卜名。
引《史记·龟策列传》:“涂山之兆从而夏啟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
国语词典
飞翔的燕子。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飞燕造句
- 马踏飞燕铸于汉代晚期。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奔马的艺术形态,意境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 乾坤飘旋不是一般的轻功,练成乾坤飘旋者不仅如飞燕掠空,蜻蜓点水,着瓦不响,落地无声,而且能够在天空停留、旋转、飘移等。
- 楼下观者如堵,目送官军列队护卫高飞燕走远,方才渐渐散去。
- 行吟山水,一梦千年。看过姹紫嫣红,莺飞燕舞;又见竹风穿庭,碧荷生香;看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又见素雪纷飞,寒梅傲枝。
- 昔日,花草烂漫的山野,此刻却一片枯黄,孙悟空踏遍花果山,却再也寻不到那鲜花飘香,莺飞燕舞的画面,反而充斥着凋零与落寞。
- 秋风袭尘杀来,雨恨云愁控制,这几个围攻苏白浅的玩家皆被眩晕,伯劳飞燕击飞,这个时候,秋水人家的所有玩家都已经杀来。
- 一天晚上,天降大雪,奇冷无比,飞燕站在雪地,等候射者。
- 长空,那不是白少雄和白飞燕么?
- 武柳与飞燕这对患难夫妻,为避欺凌离家远行,求得是一个安定的生活,然而一路上却跋涉艰难,亏得好人相助,才落脚泰安过上安定生活。
- 没有谁会顾及到你的存在,你伏在窗台观赏落日和弦月,窗外的世界已经快如马踏飞燕。
飞燕相关词语
- 1 飞檐
- 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飞檐为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 2 飞驰
- 飞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ēi chí,意思是飞黄腾达,驰骋于仕途的达官贵人。
- 3 飞蓬
- 释义:1、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2、比喻轻微的事物。3、比喻蓬乱的头发。4、.比喻行踪飘泊不定。
- 4 飞鸟依人
- 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
- 5 飞窜
- 飞逐。
- 6 飞白书
- 飞白书亦称“草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这种书法出自汉朝大书法家蔡邕,因笔画中有的似鸟头燕尾,又似鸟头凤尾,横竖笔画丝丝露白,飞笔断白,燥润相宜,似枯笔做成,故称飞白书。
- 7 飞鸿印雪
- 飞鸿印雪是中国汉语里的成语,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 8 飞熊入梦
- 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 9 飞漱
- 飞漱,读音为 fēi shù,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飞流冲荡。
- 10 飞越
- 释义:1、是指从上空飞行越过;飞扬。2、指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 11 飞扬浮躁
- 飞扬浮躁,中国四字成语,含义是比喻指轻浮急躁。出处《朱子全书·论语一》。
- 12 飞翰
- 释义:1、.迅速递送书信。2、指飞鸟。3、迅速书写。
- 13 飞奔
- 释义:飞快地跑。
- 14 飞鸿踏雪
-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