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邸读音
外邸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在京的诸王住宅。 2.后妃之家。
引证解释
⒈ 在京的诸王住宅。
引《新唐书·后妃传上·贞顺武皇后》:“妃生子必秀嶷,凡二王、一主,皆不育。及生寿王,帝命寧王养外邸。”
⒉ 后妃之家。
引南朝梁王僧孺《为南平王妃拜改封表》:“改服递名,事华品贵。恩深外邸,荣照下庭。”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外邸
外邸相关词语
- 1 外邦
- 外邦是一个汉语词义,指地方州郡。古代诸侯国称本国以外的邦国,或泛指中原地区以外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指外国。
- 2 外厨
- 外厨是汉语词汇,读音是wài chú ,意思是星座名。
- 3 外集
- 外集,汉语拼音wài jí ㄨㄞˋ ㄐㄧˊ,正集(传世的定本)以外的文稿汇编。
- 4 外方
- 《三国演义》第五回:“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惇,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惇杀之,逃于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
- 5 外利
- (2).谓外刃锋利。《急就篇》卷三“矛鋋镶盾刃刀钩” 唐 颜师古 注:“镶者,刀剑之类,其刃却偃而外利,所以推攘而害人也。”
- 6 外营
- 外营,拼音wài yíng,意思是指外层营垒,出自《魏书·费穆传》。
- 7 外庸
- 外庸是汉语词汇,读音是wài yōng,出自《沂国公先庙碑铭》。
- 8 外色
- 矿物类药材颜色性质
- 9 外施
- 对外家施恩泽。《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岂徒欲获谦让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 李贤 注:“以恩泽封爵外家为外施也。”
- 10 外繇
- 谓戍边;亦指戍边士兵。《史记·平准书》:“天子见 卜式 名,识之,曰‘是固前而欲输其家半助边’,乃赐 式 外繇四百人。”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外繇谓戍边也。一人出三百钱,谓之过更。 式 岁得十二万钱也。一说,在繇役之外得复除四百人。”《汉书·昭帝纪》:“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繇。”《汉书·沟洫志》:“卒治 河 者为著外繇六月。”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外繇,戍边也。”
- 11 外扬
- 外扬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wài yáng,是指显现于外,也指向外宣示、宣扬。
- 12 外屋
- 外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ài wū,是指数间相连的房屋中直接通到外面的房间。
- 13 外补
- 2、指地方官。 宋 范仲淹 《饶州谢上表》:“伏蒙皇帝陛下,惟天为量,无大不容,与日垂光,何微弗照,止削内朝之职,仍分外补之符。”
- 14 外兵
- 外兵,读音是wài bīng,是一汉语词汇,解释是官名,三国魏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