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秸读音
藁秸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藳秸'。
祭祀时用的草席。
稻﹑麦等的秆子。
祭祀时用的草席。
稻﹑麦等的秆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藳秸”。
⒉ 祭祀时用的草席。
引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一》:“其牲用犊,其席用藁秸。”
宋苏辙《南京留守贺南郊表》:“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产;牺牲玉帛,来职贡於多方。”
⒊ 稻、麦等的秆子。
引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诗:“践蹋比尘埃,焚烧同藳秸。”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凡捕鶉者必以夜,先以藁秸插地,如禾陇之状,而布网于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藁秸
藁秸相关词语
- 1 藁殡
- 亦作“藳殯”。 殓而未葬。《宋史·吴充传》:“士大夫亲没,或藁殯数十年,伤败风化,宜限期使葬。”亦指草率埋葬。 宋苏轼 《与孙叔静书》之六:“﹝ 元修 ﹞闻某謫 海南 ,徒步万里,来相劳问,至 新兴 病亡,官为藳殯,録其遗物於官库。” 宋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世传 太白 过 采石 ,酒狂捉月,窃意当时藁殯於此。”
- 2 环秸
- 环秸,汉语词汇,指用秸杆捆扎成的草荐。
- 3 秸秆
-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 4 秸杆
- (1) 农作物的茎杆 英 stalk
- 5 秸鞠
- 秸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ē jū,是指布谷鸟。
- 6 秸莞
- 谓用禾秆编成的席子。 清 唐孙华 《秋日酷暑焦旱偶成》诗:“刺体憎秸莞,流汗怯纤缟。”
- 7 秸席
- 1.禾秆做的席子。古代祀神时所用。
- 8 秸秷
- 禾秆。
- 9 秸子
- (1) 〈方〉秸杆 例 包米秸子 英 stalk
- 10 麻秸
- 麻秸:中药
- 11 麦秸
- 为农作物小麦成熟后脱粒后的秸秆。
- 12 默藁
- 犹腹稿。
- 13 兽藁
- 兽藁(拼音:shou gǎo),指动物食用的禾秆、谷秸等枯干的草本植物。
- 14 秫秸
- 植物的一部分,详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