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雉读音
百雉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春秋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2.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 3.借指城墙。
引证解释
⒈ 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春秋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引《礼记·坊记》:“都城不过百雉。”
郑玄注:“雉,度名也,高一丈,长三丈。”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
《史记·孔子世家》:“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⒉ 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
引唐太宗《帝京篇》之一:“綺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餘。”
⒊ 借指城墙。
引晋葛洪《抱朴子·君道》:“云梯乘於百雉之上,皓刃交於象魏之下。”
唐刘禹锡《机汲记》:“予謫居之明年,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
唐韩翃《寄赠虢州张参军》诗:“百雉归云过,千峯宿雨收。”
明高攀龙《王侯祠两庑记》:“当寇之炽也,百雉而外,白骨矣。”
清陈梦雷《泉郡夜半闻警》诗:“细柳军威肃, 金墉百雉牢。”
国语词典
古时用以计量城墙大小的单位。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百雉
百雉相关词语
- 1 百花争艳
- 百花争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ǎi huā zhēng yàn,意思是指各种花草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形容花的颜色、姿态很多。
- 2 百密一疏
- 百密一疏,读音bǎi mì yī shū,汉语成语,指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疏忽。
- 3 百听不厌
- 百听不厌,是指形容乐曲或歌曲好听,使人听多少遍也不厌烦。
- 4 百战不殆
- 百战不殆,读音bǎi zhàn bù dài,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出自《孙子·谋攻》。
- 5 百越
-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南方沿海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或称“闽越”、或称“扬越”、或称“南越”、或称“西瓯”、或称“骆越”,等等。这些部族在先秦时期曾存在过璀璨的高度文明。近年来的考古研究实证表明,百越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 6 百瑞
- 种种祥瑞。
- 7 百靈
- 百灵:电视剧《江湖俏佳人》人物
- 8 百家谱
- 谱牒(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记载了该宗族历史,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旨要。)的第三种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状谱牒”,后来又叫作《百家谱》、《东南谱》、《十八州谱》、《天下望族谱》、某郡望族谱等等。家传、家谱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须有一种得到朝廷认可的官撰的谱牒,才能据以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族.才能据以选官、论人和通婚。官修的谱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谱,而是全国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谱的汇编或选编,所以叫作“百家谱”(百指约数)等等。
- 9 百般
- 释义:指各式各样指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
- 10 百川
- 出处于《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 11 百鸡问题
- 百鸡问题是一个数学问题,出自中国古代约5—6世纪成书的《张邱建算经》,是原书卷下第38题,也是全书的最后一题,该问题导致三元不定方程组,其重要之处在于开创“一问多答”的先例。
- 12 百和香
- 古人在室中燃香,取其芳香除秽。为使香味浓郁经久,又选择多种香料加以配制,因称为“百和香”。
- 13 百科全书派
- 《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 14 百舸
- 百舸是汉语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