錾凿读音
錾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凿﹐刻。
引证解释
⒈ 凿,刻。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山道广丈餘,深三四丈,其鏨凿之迹犹存。”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果听得间壁槌凿之声……晚间与二人相遇问道:‘你家常常鏨凿什么东西?’”
《豆棚闲话·渔阳道刘健儿试马》第九则:“把厨灶下埋着当日剩下两个元寳,悄悄乘着月夜掘出,将些炭火烧红,鏨凿开来。”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錾凿
錾凿相关词语
- 1 錾金
- 以锤敲打凿子,使凿子在器物表面刻出阴线图案。有的凿子头部带有凹凸的图案,经锤打,图案便可刻在器物上。
- 2 錾刻
- 利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兴起来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是随玉石器、骨角器等加工技术演化而来。
- 3 錾花
- 錾花是使用一整套具有各种基本图形的錾子,通过锤击錾子,使金属表面呈现凹凸花纹图案的一项工艺。錾花是一项古老的工艺。
- 4 凿壁偷光
- 凿壁偷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 5 凿龟数筴
- 钻灼龟甲,数蓍草茎。谓卜筮。
- 6 凿凿
- 凿凿,古代文言文中的词语。
- 7 凿齿
- 凿齿,(otching)也称“折齿”、“打牙”。产生于古代原始部落民族中的习俗。其特点是:青春期男女,以敲折、拔除上颌两侧对称牙齿为美观。直至20世纪30、40年代,部分仡佬族、高山族仍行此俗。在世界其他地区,凿齿风还流行于东亚、东南亚、南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东部和东南部等地的许多居民中。
- 8 凿空
- 凿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áo kōnɡ,有开通道路、凭空无据、穿凿等意思。宋蔡绦《西清诗话·池底铺锦》等均有相关记载。
- 9 凿颠
- 凿颠,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意思:就是人的头顶,凿是用铁器打孔,即为一种用铁器凿人头顶的死刑。凿颠最早为商鞅所创。《汉书·刑法志》记载,战国时,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增设各种肉刑,其中死刑名目中就有凿颠。凿颠长期以来都是作为法定死刑以外的杂刑存在,用以处决特殊的罪犯。
- 10 凿枘
- 是圆凿方枘的省略.也作枘凿(方枘圆凿).圆榫眼,方榫头(枘),两下里合不起来.比喻格格不入。
- 11 凿凿有据
- 凿凿有据,读音是záo záo yǒu jù,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证据确凿。
- 12 凿坏以遁
- 凿坏以遁,读音záo pī yǐ dùn,成语,指隐居不仕。
- 13 錾刀
- 〖engraver’sburin〗雕刻家的工具,回火钢,刀身磨成斜形,头部形成尖峰,尾端装有握手柄
- 14 錾口儿
- 碎银子。银子用时要凿成小块,故称。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三折:“我兄弟两个,曾见你半厘錾口儿?是那个要了你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