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言读音
申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申言
(1) 声言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再次陈说;重复述说。
引《清波别志》卷下引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康定中, 王涣为荆王元儼翊善。王用度无节, 涣以书諫:方国家有边患,宜助节用。王判其后曰:‘愁杀你,愁杀你!’他日申言之,又判曰:‘仰翊善,依翊善。’”
宋洪迈《容斋续笔·汉书注冗》:“颜师古注《汉书》……有失之赘冗及不烦音释者。其始遇字之假借,从而释之。既云‘他皆类此’,则自是以降,固不烦申言。”
清俞樾《诸子平议·管子二》“请修兵革……内修兵革”:“‘内修兵革’亦宜作‘请修兵革’,盖即上语而申言之也,涉下文‘内夺民用’而误。”
⒉ 郑重说明。
引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吴仙居夺谥》:“于请夺吴諡,疏末又申言请补故御史杨爵諡……以杨形吴,见其褒贬恰当,可谓良工心苦矣。”
⒊ 指明确地说。
引梁启超《论俄罗斯虚无党》:“更申言之,则虚无党之争点,起于生计问题,而非起于政治问题。”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夫所谓改造政府,所谓反对专制,申言之,则不外求立宪政治之成立而已。”
⒋ 犹声言,公开地用语言或文字表示。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曩占﹞烧灭孟连,而自归於中国。
引永昌府知府杨重穀与武弁谋,申言蛮反,讨平之。遂置古利宴於极典以邀功。”
清林则徐《批驳余保纯等为英商货船听候请照开盘会禀》:“‘搜查’二字,明是下策,何以来稟反作欣幸语气,而一再申言之乎?”
沙汀《淘金记》五:“白酱丹再三申言要再请他吃一台闲酒。”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申言
申言造句
- 但耶稣对他们说,申言者除了在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 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还与你们同在的时候,对你们所说的话:摩西的律法、申言者的书、和诗篇上所记关于我的一切事,都必须应验。
- 弟兄们,你们要把那曾在主名里说话的众申言者,当作受苦和恒忍的榜样。
- 神在召会中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申言者,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的,治理的,说各种方言的。
- 众申言者也为祂作见证说,凡信入祂的人,必藉着祂的名得蒙赦罪。
- 但在第七位天使发声的日子,要吹号的时候,神的奥秘就完成了,正如神所传给祂的奴仆众申言者的福音。
- 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里呼喊者的声音:“修直主的道路!”正如申言者以赛亚所说的。
- 于是从摩西和众申言者起,凡经上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
- 我若有申言的恩赐,也明白一切的奥秘,和一切的知识,并有全备的信,以致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
- 你且去查考,就知道没有申言者是出于加利利而兴起的。
申言相关词语
- 1 申甫
- 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称。另意: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2010年山东高考语文卷有文言文《申甫传》试题。
- 2 申牌
- 申牌,汉语词汇,拼音为shēn pái,是下午三时至五时的意思。出自《水浒传》。
- 3 申宫
- 守宫。申,通“ 司 ”。《左传·成公十六年》:“公待於 坏隤 ,申宫、儆备、设守,而后行。” 杨伯峻 注:“申,古与司常互用,如《庄子·大宗师》‘ 申徒狄 ’释文谓 崔 本作‘ 司徒狄 ’,《史记·留侯世家》‘以 良 为申徒’,集解引 徐广 谓‘申徒即司徒’。申宫即司宫,意即守宫。”
- 4 申复
- 申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ēn fù,意思是重申诉而使之恢复。
- 5 申文
- 申文,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hēn wén。
- 6 申讨
- 申讨,读音为shēn tǎo,汉语词语,指声讨,公开谴责。
- 7 申请书
- 申请书要求一事一议,内容要单纯。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申请书,常见的有入团申请书,入党申请书等。
- 8 申旦
- 申旦:日复一日的意思,出自《楚辞》。
- 9 申画
- (2).引申为规划。《元典章·诏令一·中统元年》:“仍兴利除害之事,补偏救弊之方,随诏以豫,申画於后。”
- 10 申告
- 申告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ēn gào,是指反复告诫。
- 11 申谢
- 指表示谢意。
- 12 申析
- 申析,拼音是shēn xī ,注音是ㄕㄣ ㄒㄧ,释义是申说辨析。
- 13 申徒
- 《汉书·张良传》作“韩司徒”。“申徒”当系俗称。
- 14 申张
- 申张,读音shēn zhāng,汉语词语,意为伸张,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