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读音
流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流火
(1) 丝虫病
英
(2) 丹毒
英
引证解释
⒈ 火指大火星(即心宿)。夏历五月的黄昏,火星在中天,七月的黄昏,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后多借指农历七月暑渐退而秋将至之时。
引《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孔颖达疏:“於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
晋潘岳《秋兴赋》:“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餘景。”
唐刘言史《立秋》诗:“兹晨戒流火,商飈早已惊。”
清周亮工《同张林宗先生秋郊坐月》诗:“流火初惊序,閒园报早秋。”
⒉ 相传周武王伐纣,渡孟津,有白鱼入王舟,有火覆盖武王帷幕,变为赤乌飞去。见《史记·周本纪》。后用“流火”指为王朝勃兴之典。
引《南齐书·祥瑞志》:“夫流火赤雀,实纪周祚,雕云素灵,发祥汉氏, 光武中兴,皇符为盛, 魏膺当涂之讖, 晋有石瑞之文,史笔所详,亦唯旧矣。”
唐柳宗元《为王京兆皇帝即位礼毕贺表》:“周王谢流火之符,《鲁史》愧书云之典,食毛含齿,欢抃无穷。”
《宋史·礼志十一》:“昔者流火开祥, 周发荐文王之号;黄星应运, 曹丕扬魏祖之功。”
⒊ 丹毒的俗称。
引《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痹病总括》“风胜行痹痛”注:“其风邪胜者,其痛流走,故曰行痹……近世曰痛风,曰流火,曰歷节风,皆行痹之俗名也。”
阿英《敌后日记·一九四二年八月五日》:“晨厚康来告, 毅儿 ‘流火’又发。”
国语词典
流,星宿西沉。流火指心星。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后借指农历七月。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流火 (汉语词汇)
流火造句
- 七月流火,天气燥热,梅雨之日过去了,霉运也就随之消失了;八月娇阳,老天太热,迎来新一季的暑期,愿你的幸运日也随之到来,天天好心情。
- “千骨,还能认出我么,这一世,我可是有脸的,要记得我的样子哦。”,花千骨仿佛被人猛敲一下,七月流火、八月朔风。“朔风!你是朔风……你回来了……”。
- 一刻春宵值千金,二月无花逛西城;三月繁花开似锦,四月清明天难晴;五月江南烟雨景,六月骄阳闹人心;七月流火劳难停,八月桂花遍地情。
- 眼下已进入炎炎盛夏,翻阅报章、游览网站,时见“七月流火”一词,用来形容盛夏天气之热,暑气之旺。
- 火光中一匹纯白的独角兽飞驰而出,骑士闪亮的盔甲映着流火,披风被炙热的空气掀起,“砰!”。
- 七月流火,时逢盛夏蝉鸣正炽,上海元祖已在礼品市场上率先升起中秋佳节的旗帜。
- 七月流火,处暑如约而至,我从“大火星”天蝎座α星给你发来贺电,恭喜你成功战胜了酷暑高温,进一步向清凉靠拢,秋收季节,祝你神清气爽,收获多多!
- 感谢春,春风拂面的温暖;感谢夏,七月流火的激情;感谢秋,硕果飘香的喜悦;感谢冬,大雪纷飞的浪漫。感谢四季,感谢生活,感谢生命中有你!
- 一转眼,“七月流火”的盛夏已经过半,明天就要迎来今年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了,大暑到来基本上也就意味着秋天已经为时不远。
- 福空大师见他退去,连忙去抢流火战车,他一招迫退了守车的武士,便要将那流火战车改变方向,谁知此时于吟风又已跃了过来,“呼呼呼”。
流火相关词语
- 1 流质食物
- 流质食物是一种食物呈液体状态、在口腔内能融化为液体,比半流质饮食更易于吞咽和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流食适用于极度衰弱无力咀嚼食物的重症患者。
- 2 流水对
- 流水对属近体诗中的一种,是指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相对,而是上下相承,两句不能互相脱离,更不能颠倒,在语言结构上有一定的前后秩序。
- 3 流水帐
- 经济定义:流水账也叫日记账。就是把每天记载现金、银行存款、货物进出的业务,不分类别的账簿。
- 4 流风
- 释义:1、意思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2、随风流行。3、疾风;长风。
- 5 流华
- 流华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iú huá,解释是如水的月光。
- 6 流矢
- 该词语在《礼记·檀弓上》和《孔氏谈苑·狄青为名将》等文献均有记载。
- 7 流徙
- 语出《管子·侈靡》:“广其德以轻上位,不能使之而流徙。”
- 8 流涟
- 见“流连 ”。
- 9 流官
- “流官”指、明、清在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少数民族集居地区所置地方官,有一定任期,相对于世袭的土官而言。参见“改土归流"。“流官”是相对于“土官”而言,“土官”是封建王朝封赐的独霸一方能世袭的官员或统治者。
- 10 流和
- 随和。
- 11 流落风尘
- 流落风尘,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穷困潦倒,漂泊江湖。
- 12 流食
- 流食是一种食物呈液体状态、在口腔内能融化为液体,比半流质饮食更易于吞咽和消化。适用于极度衰弱无力咀嚼食物的重症患者。对于同一种淀粉类主食来说,做成流食一定比吃固体食物有利于减肥。
- 13 流沙
- 流沙 ,【释义】随风或水移动的沙。
- 14 流言飞语
-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或挑拨离间的话。 亦作:“流言蜚语”、“流言飞文”各家辞书均认可,可以认为两词为同时存在的异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