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子读音
貉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貉子
(1) 貉( hé)
英
(2) 的通称
引证解释
⒈ 詈词。犹言貉崽。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篤。妻尝妒,乃駡季为貉子, 秀大不平,遂不復入。”
《北史·王罴传》:“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羆当道卧,貉子那得过!’”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江南运河而东,相轻贱则呼貉子。”
⒉ 貉的通称。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兽。外形似狐,毛棕灰色。穴居于河谷、山溪附近的疏林中。昼伏夜出,食鱼、鼠、蛙、虾、蟹等。
国语词典
幼貉、小貉。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貉子
貉子 (方言词汇)
貉子造句
- 这可不是貉子怎么的,你们看,他戴的不是貉皮帽子吗?
- 六兄,你叫他们北伧,北伧就叫我们貉子。
- 德威森说,“很小的幼鹿样子,也许貉子大小的身材,没有角”。
- 漂染包括水貂漂金、貉子漂金、漂白以及其他漂染产品。
- 貉子毛领,帽条,家兔帽条,狐狸帽条等皮草制品的专业制造商!欢迎您的光临!
貉子相关词语
- 1 貉绒
- 拔去硬毛的貉子皮,质地轻软,是珍贵的毛皮,可制衣裘。
- 2 貉道
- 《孟子·告子下》:“ 白圭 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 曰:‘子之道,貉道也。’” 朱熹 集注:“ 貉 ,北方夷狄之国名也。”参见“ 貊道 ”。
- 3 貉奴
- 詈词。《晋书·陆机传》:“ 超 ( 孟超 )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 机 録其主者。 超 将铁骑百馀人,直入 机 麾下,夺之,顾谓 机 曰:‘貉奴能作督不!’”
- 4 貉裘
- 貉皮制成的衣服。 清 徐乾学 《怀友人远戍》诗:“边城日日听鸣笳,极目 辰韩 道路赊。三袭貉裘犹未煖,一生雪窖便为家。”
- 5 貉一丘
- 《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后用“貉一丘”谓同属一类,没有差别。 宋 苏轼 《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愚庵》诗:“ 青州 荆州 兔三窟,古人今人貉一丘。” 清 查慎行 《岁寒杂感》诗之九:“谁将正变溯源流,今古何殊貉一丘。”亦作“ 貉同丘 ”。 明 吴开 《优古堂诗话》:“ 吕吉甫 云:‘南北战争蜗两角,古今兴废貉同丘。’”
- 6 貉袖
- 貉袖是汉语词汇,读音mò xiù,出自《胡笳十八拍》。
- 7 貉睡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貉》:“其性好睡,人或蓄之,以竹叩醒,已而复寐。故人好睡者谓之貉睡,俗作渴睡,谬矣。”
- 8 貉同丘
- 亦作“ 貉一丘 ”。《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后用“貉一丘”谓同属一类,没有差别。 宋 苏轼《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愚庵》诗:“ 青州 荆州 兔三窟,古人今人貉一丘。” 清 查慎行《岁寒杂感》诗之九:“谁将正变溯源流,今古何殊貉一丘。”
- 9 貉隶
- 司寇的属官,掌驯养猛兽之事。因从东北方少数民族俘虏中选任,故称。《周礼·秋官·序官》:“貉隶百有二十人。” 郑玄 注:“征东北夷所获。凡隶众矣,此其选以为役员,其馀谓之隶民。”《周礼·秋官·貉隶》:“掌役服不氏而养兽,而教扰之,掌与兽言。”
- 10 賫子
- 方言,指男性生殖器,拼音:jī zǐ
- 11 质子
- 质子(proton)是一种带 1.6 × 10库仑(C)正电荷的亚原子粒子,直径约 1.6~1.7×10 m ,质量是938百万电子伏特/c²(MeV/c²),即1.672621637(83)×10千克,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5倍(电子的质量为9.10938215(45)×10千克),质子比中子稍轻(中子的质量为1.674927211(84)×10千克)。质子属于重子类,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通过胶子在强相互作用下构成。原子核中质子数目决定其化学性质和它属于何种化学元素。
- 12 质子军
- 质子军,是汉语词汇,出自《元史·兵志一》,解释为元代军队名。
- 13 貈子
- 貈子,读音mò zǐ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詈词。
- 14 谷子
- 谷子(学名:Setaria italica):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一年生草本;秆粗壮、分蘖少,狭长披针形叶片,有明显的中脉和小脉,具有细毛;穗状圆锥花序;穗长20~30厘米;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级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径约0.1cm,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卵圆形籽实,粒小多为黄色。去皮后俗称小米。粟的稃壳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俗称“粟有五彩”。广泛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中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