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练读音
组练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孔颖达疏引贾逵曰:"组甲,以组缀甲,车士服之;被练,帛也,以帛缀甲,步卒服之。"组甲﹑被练皆指将士的衣甲服装。后因以"组练"借指精锐的部队或军士的武装军容。 2.组带。
引证解释
⒈ 组甲、被练皆指将士的衣甲服装。后因以“组练”借指精锐的部队或军士的武装军容。
引《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
孔颖达疏引贾逵曰:“组甲,以组缀甲,车士服之;被练,帛也,以帛缀甲,步卒服之。”
南朝齐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北拒溺驂鑣,西龕收组练。”
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唐杜牧《东兵长句十韵》:“羽林东下雷霆怒, 楚甲南来组练明。”
明唐顺之《荥阳行》:“大小一百一十战,组练峥嶸如闪电。”
⒉ 组带。
引《新五代史·杂传一·刘守光》:“晋王至太原,仁恭父子曳以组练,献于太庙。”
宋孔平仲《续世说·排调》:“秦宗权为其爱将申丛所执, 昭宗御延喜楼受俘, 京兆尹孙揆以组练繫之,徇於两市。”
国语词典
形容装备精良的军队。语本《左传.襄公三年》:「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组甲和被练都是士兵穿的衣甲。后引申指精锐的部队。南朝齐.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北拒溺骖镳,西龛收组练。」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寒尘起〉词:「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亦引申指军容。唐.杜牧〈东兵长句十韵〉:「羽林东下雷霆怒,楚甲南来组练明。」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组练
组练相关词语
- 1 组态
- 简单地说,组态软件能够实现对自动化过程和装备的监视和控制。它能从自动化过程和装备中采集各种信息,并将信息以图形化等更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显示,将重要的信息以各种手段传送到相关人员,对信息执行必要分析处理和存储,发出控制指令等等。
- 2 组绶
- 组绶历经了周朝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到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荷包、香囊、玉佩、扇坠结艺发展至今的中国结。奈良时代,组绶及其编织传入日本。平组的组纽的技法被称为唐组。平安时代以后唐组主要作为日本刀的系带。1956年,京都西阵的有职丝组物师松叶屋第13代传人深见重助入选日本人间国宝。
- 3 组纚
- 1.亦作"组纚"。 2.华美。用以形容丝织品或诗文。
- 4 组诗
- 组诗是指由表现同一主题和采用相关题材的若干首诗所组成的一组诗篇。每首诗相对完整和独立,但是每首诗与其他诗之间又有内在的感情联系,每首诗和组诗内的其他诗都成排比列式,格式相同或相近。
- 5 组织法
- 专门规定某类国家机关的组成和活动原则的法律。实体法的一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
- 6 组绂
- 组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ǔ fú,是指官位。
- 7 组稿
- 组稿是发现、选择、组织作者完成作品创作的活动。
- 8 组歌
- 由同一主题思想,又各具独立性的歌曲组成。每首歌曲内容互有联系,反应作品内容的各个不同侧面。歌曲体材和演唱形式丰富多样。
- 9 组带
- 组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ǔ dà,意思是丝织系带。
- 10 组辔
- 辔绳。
- 11 组曲
- 组曲是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器乐套曲。组曲是最古老的器乐套曲形式,源于对比性舞曲的组合。早在14世纪,舞会里即盛行一慢一快的对比性舞曲的组合。16世纪初,琉特演奏家仿此形式以1首庄严的2 拍舞曲与 1首轻快的3拍舞曲联合成套曲,例如在法国、德国及英国,通常采用帕凡舞曲和加亚尔德舞曲的组合,在意大利,则采用帕萨梅佐舞曲和萨尔塔雷洛舞曲的组合。此外,许多作曲家还各自按自己的艺术构思,进行各种组合的试验。 从当时编纂的琉特曲集中,经常可以发现3个或更多舞曲的组合形式。
- 12 组甲
- 组甲是汉语词语,拼音为zǔ jiǎ,意思是用丝绳带联缀皮革或金属的甲片。
- 13 组绣
- 是指华丽的丝绣服饰。
- 14 组合体
- 组合体,读音zǔ hé tǐ,汉语词语,指句法单位;具有句法关系的词或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