雠虏读音
雠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被俘的敌人。 2.敌寇。
引证解释
⒈ 被俘的敌人。
引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朕拔卿於讎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諫。”
⒉ 敌寇。
引宋叶适《代人上书》:“内可以安国家,外可以灭讎虏。”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雠虏
雠虏相关词语
- 1 雠恨
- 雠恨,读音为chóu hè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因结仇而产生的很深的怨恨。
- 2 雠法
- 雠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óu fǎ,是指运用法制。
- 3 雠党
- 仇人和同党。《三国志·魏志·陈羣传》:“若不和睦则有讎党,有讎党则毁誉无端。”《新唐书·陆元方传》:“ 元方 荐人如初,后召让之,对曰:‘举臣所知,不暇问讎党。’”
- 4 雠定
- 雠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óu dìng,是指校勘审定。
- 5 雠民
- (2).敌方归附的庶民。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讐民在甸,夷隶在门。”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多士多方》:“ 受 都去 洛 四百馀里, 召公 安得舍友民而远役讎民。”
- 6 雠人
- 雠人,是汉语词汇,读音是chóu rén。
- 7 雠嫉
- 雠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óu jí,是指仇恨,嫉恨。
- 8 雠古
- 雠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óu gǔ是指傲视古代的人或物。
- 9 雠嫌
- 仇恨、嫌隙。 唐 崔致远 《奏论抽发士兵状》:“臣当管 庐州 与 和州 ,旧有讎嫌,至今疑忌,唯谋以怨报怨,未遂知和而和。”《旧唐书·裴度传》:“臣素知佞幸亦无讎嫌,祇是昨者臣请乘传诣阙,面陈戎事,奸臣之徒,最所畏惧。”
- 10 雠杀
- 雠杀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óu shā ,是指因仇恨而彼此相杀。
- 11 雠贼
- 雠贼
- 12 雠夷
- 雠夷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óu yí,是指注视而不说话﹐犹豫貌。
- 13 雠勘
- 亦作“讐勘”。 校勘。 唐 道宣 《续高僧传·唐京师普光寺释玄琬》:“至於寻检文理,取会多乖,乃结义学沙门讎勘正则,其有词旨不通者,并谘而取决。” 清 叶方蔚 《<水东日记>序》:“因取三本参互讐勘,是正颇多。”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爰搜取各家刊本,彼此讎勘。”
- 14 雠疾
- 雠疾:仇恨,憎恨之意,出自《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瑀 子 籍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