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无术读音
不学无术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学无术
(1) 术:方法,办法。没有学问,也没有本领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亡,通“无”。本谓霍光不能学古,故所行不合于道术。后用以泛指缺乏学问、本领。
引《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闇於大理。”
北周庾信《答赵王启》:“信不学无术,本分泥沉。”
《宋史·寇準传》:“﹝张咏﹞将去, 準送之郊,问曰:‘何以教準 ?’ 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準莫諭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曹禺《日出》第四幕:“最可恶是行里的同人背后骂我是个老胡涂,瞎了眼,叫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货来做我的襄理。”
国语词典
没有学问才干。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不学无术
不学无术的近反义词
不学无术造句
- 让这种不学无术的人当研究所所长,沐猴而冠,不把学术搞垮才是怪事!
- 一个人如果不学无术愚昧无知,就会上当受骗。
- 我不学无术,实在不敢为您的大作写序言。
- 一部名著的原稿,落到不学无术的人手里,这真是明珠暗投了。
- 不学无术又妄自尊大的人,的确是最令人讨厌不过的了。
- 似这样不学无术,胸无点墨之徒如何可以称得上文化人。
- 校长力排众议,坚决辞掉了那个教师,理由是这种不学无术的教师留在学校只会误人子弟。
- 爸爸一生勤学勤劳,最瞧不起那些不学无术的人了。
- 他本是个不学无术的人,现在竟然袍笏登场,当起县太爷来了。
- 小李是个工程师,木工老刘老讪笑他不学无术,真是斑鸠笑鹏。
不学无术相关词语
- 1 不学无识
- 不学无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xué wú shí,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 2 不学好
- 3、《荡寇志》第七二回:“我也好生看觑他,那厮自不学好。
- 3 种学织文
- 种学织文,读音是zhòngxuézhīwén,汉语成语,培养学识,积累文才。出自《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
- 4 种学绩文
- 种学绩文,读音 zhòng xué jì wén,汉语成语,意思是培养学识,积累文才。出自《蓝田县丞厅壁记》。
- 5 助学金
- 联邦助学金(Federal Student Aid)是对于在合格的高等院校注册上学的学生支付学校开销方面提供的财务支援。高等院校包括4年制或2年制公立或私立高教学校、职业专科学校或商业专科学校。学校开销包括学杂费、食宿费、书本和学习用品费、交通费等。多数的联邦助学金是依据需要而设置的。联邦助学金最常见的有三类:奖学金、贷款和工读金。
- 6 大学生
- 大学入学方式通常有多种,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为主,还有高中学校保送、大学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等多种入学方式。
- 7 大学士
- 大学士是一个企业技术众包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大学士目前已聚集13000多名国内外高校教授、相关科研机构专家及各类领域的技术人才,以需求为导向,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省时、省力的技术解决方案。自2015年底运行至今,已累计实现2000多万元的交易额。
- 8 大教学论
- 《大教学论》是163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夸美纽斯。
- 9 大学堂
- 清末创办的新制学校,时称大学为大学堂。相关词条可参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 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文理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京师大学堂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受到举国关注,但由于清廷的腐败,政府并没有对大学堂给予充分的投入,所以该校基本没有堪载史册的毕业生。京师大学堂是朝廷学府,名义上统辖各省学堂。
- 10 地学夏令营
- 中小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的地学科技活动。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与探索。以野外活动为主,常涉及山、川、湖、海、石洞、矿产等知识,和旅游联系较密切,是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科学普及活动。
- 11 地学通论
- 自1817年出版第一卷,至1859年作者逝世时共出版了十九卷。这是一部按洲论述世界的著作,但只完成了亚洲和非洲两部分。
- 12 提学御史
- 提学御史,是汉语词汇,拼音是tí xué yù shǐ,官名。在两京督察学政的御史。
- 13 百源学派
- 百源学派是指北宋以邵雍为代表的学派。因雍人称百源先生,政名,主要人物另有邵雍弟邵睦及王预、牛师德、牛思纯等。结合道教的先天象数学与孟子“万物皆备于彗”的怠想,作“先天图”,用八卦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太极”、“道”作为宇宙本原,来化生天地万物。指出:“天由道而生,地由道面成,人物由道而行。" (邵雍 《 观物内篇 》)但又认为“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大地自我出,其余何足言”(邵雍 《 击壤集加,从心中推衍出天地万物。雍子邵伯温亦承此说,提出“故圣人以夭地为一体,万物为一身”(《 语录 》)。此学派开启了理学中陆九渊“心学”一派。
- 14 安定学派
- 安定学派,又称"苏湖学"、"湖学",是北宋庆历(1041~1048)前后理学开始正式崛起时期出现的一个学派,对理学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安定学派的创始人是胡瑗(参见"胡瑗"条),其家族世居安定(今陕西子长县),学者习称其安定先生,故得名;又因为胡瑗成名主要是在苏州、湖州办教育,所以又称作"苏湖学"或"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