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檝读音
誓檝的意思
词语解释:
《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誓檝"指立誓消灭敌人﹐振兴国家。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誓檝”指立誓消灭敌人,振兴国家。
引《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大江 !’”
《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视横流而莫救,徒誓檝以兴言。”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誓檝
誓檝相关词语
- 1 誓命
- 誓命,shì mìng,约束警戒之辞,出自《礼记·郊特牲》。
- 2 誓愿
- 誓愿,指立誓时表示的心愿。见《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姐说:‘你指着圣贤爷说了誓愿。’”
- 3 誓死
- 释义:立誓至死不变。
- 4 誓死不二
- 誓死不二,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鲁迅《华盖集·夏三虫》)
- 5 誓同生死
- 誓同生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 tóng shēng sǐ,解释是誓:立誓。指发誓同生共死。形容关系密切,不能拆散。
- 6 誓死不贰
- 誓死不贰,汉语词汇,意思是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出自《宋书·邓琬传》。
- 7 誓盟
- 誓盟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ì méng,意思是立誓订盟。
- 8 誓令
- 誓约和命令。《墨子·号令》:“凡有司不使去卒、吏民闻誓令,代之服罪。” 孙诒让 间诂引 俞樾 曰:“去乃士字之误。”
- 9 誓牧
- 誓牧是汉语词汇,读音为shì mù,意思是指誓师征伐。
- 10 誓墓
- 《晋书.王羲之传》﹕"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后因以"誓墓"称去官归隐。
- 11 誓泉之讥
- 誓泉之讥,读音为shì quán zhī jī,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内应,事败。
- 12 誓剑
- 词:商连
- 13 誓章
- 誓章是汉语词汇,拼音shì zhānɡ,出自孙中山《建国方略·能知必能行》。
- 14 誓以皦日
- 指誓同生死,亲爱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