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读音
楚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楚辞
(1) 书名。西汉刘向辑。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楚词”。本为楚地歌谣。 战国楚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 西汉刘向编辑成《楚辞》集, 东汉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
引唐孟浩然《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楚词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上》:“有楚辞, 屈宋以下,傚楚辞体者,皆谓之楚辞。”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楚辞者, 楚人之辞也。虽‘凤兮’‘沧浪’,已载前籍,而《骚》尤深远,其辞若跌宕怪神,其思则繾綣惻怛,故能义兼《风》《雅》,体先词赋,於是楚辞代《诗》而兴,蔚然成家矣。”
国语词典
战国时代南方楚国的诗歌。楚怀王时的贤臣屈原,被谗而遭流放,作离骚以自伤,后人如宋玉、唐勒等人仿屈原文体而作,名篇备出,成为极重要的文学作品。而这一类文体的作品,通称为「楚辞」。楚辞为南方文学的代表,用句多是六言七言参差,描写个人情怀,富有浪漫神秘气息,其用韵而长篇铺叙,开汉赋的先河。汉刘向汇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作品,辑成《楚辞》。王逸为之注释,名为「楚辞章句」。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楚辞 (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造句
- 六言对句是辞赋在吸取楚辞句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骈文的重要构件。
- 他说,三闾大夫屈原,把他芳洁的身体投于汨罗之波,留下哀艳的离骚、悱恻动人的楚辞,其流风余韵就这样永远流传于三湘七泽之间。
- 从诗经、楚辞到乐府、宋词、元曲,一整部中国的诗史可谓弦歌之声不绝于耳。
- “楚辞”是奇谲瑰丽的楚文化的精华。
- 人口稠密,气象奇诡,神秘浪漫的楚辞应运而生;当伟岸的大山和峻急的河流横亘于世,在大漠落日、马鸣萧萧的气象下,西部文学的豪放油然而出。
- 相如天资过人好读楚辞喜击剑通音律。
- 沉郁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楚辞和汉乐府那里,以悲为核心内容。
- 楚声、楚辞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被各时期的乐府诗广泛汲取和利用。
- 而且在文学上用楚辞体的形式以及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写作词赋,辛弃疾、陆游、李纲等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 “三闾大夫,投其芳洁之骨于汨罗之波,而遗留哀艳之离骚、悱恻之楚辞,永垂其流风余韵于三湘七泽之间。
楚辞相关词语
- 1 楚昭萍
- 比喻吉祥之物,或喻珍贵果品。
- 2 楚氛甚恶
- 比喻俗恶之气令人可憎。
- 3 楚茨文克
- 在这种情况下,不动子为好,动了子就给对方造成有利局面,但轮到你走棋,不得不走,这样的局面就叫楚次文克。
- 4 楚失弓
- 楚王失弓。
- 5 楚道庄
- 楚地衍生道家,庄子为道家之宗,是故楚有道,而道有庄。
- 6 楚亡骓
- 典故。
- 7 楚庄王
-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 8 楚庄忧亡
-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1.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 9 楚凤称珍
- 后因以'楚凤'称赝品。
- 10 楚河汉界
- 河汉界是历史典故,秦末楚汉争霸时期,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黄河南岸重镇荥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 11 楚汉争霸
- 楚汉争霸一般指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爆发的大规模战争)。
- 12 楚瓦什族
- 楚瓦什人,俄罗斯少数民族。
- 13 楚肆
- 楚肆,读音chǔ sì,汉语词语,指楚国的市肆。出处于宋 欧阳修《太傅杜相公索聚星堂诗谨成》
- 14 楚扑
- 楚扑是汉语词汇,读音是chǔ pū,出自《仪礼·乡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