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役读音
虏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奴隶;奴仆。 2.谓奴役。
引证解释
⒈ 奴隶;奴仆。
引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⒉ 谓奴役。
引《后汉书·岑彭传》:“彭见诸耆老,为言大汉哀愍巴蜀久见虏役,故兴师远伐,以讨有罪,为人除害。”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虏役
虏役相关词语
- 1 虏夺
- 《后汉书·陈敬王羡传》:“是时诸国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者甚众。”《后汉书·宦者传·侯览》:“虏夺良人,妻略妇子,及诸罪衅,请诛之。”《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吏司奔驰,遇便虏夺,市廛离散,商旅靡依。”
- 2 虏略
- 虏掠。《史记·货殖列传》:“ 秦 破 赵 ,迁 卓氏 。 卓氏 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汉书·韩安国传》:“ 匈奴 虏略千馀人及畜产去。”《资治通鉴·汉淮阳王更始元年》:“诸将多暴横,独 刘将军 所到不虏略,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
- 3 虏官
- 古时 蜀 人对北人仕 蜀 者的贬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晁子止 为 三荣 守,民有讼 资官县 尉者,曰:‘县尉虏官,不通民情。’ 子止 为穷治之,果负寃。民既得直,拜谢而去。 子止 笑谕之曰:‘我亦虏官也,汝勿谓虏官不通民情。’闻者皆笑。”参见“ 虏子 ”。
- 4 虏父
- 虏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ǔ fù ,是指古时贱视北人的称呼。
- 5 逻役
- 巡逻的差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佟觭角》:“倘为逻役所获,重罹网罟,再思悻免,讵可得乎?” 清 福格 《听雨丛谈·番役》:“《客燕杂记》云:罗织之狱,自厂达衞、衞达西曹者,则请原逻役坐堂后听审,名曰録事。”
- 6 掠虏
- 1.亦作"掠掳"。亦作"掠虏"。 2.掳掠;抢劫。
- 7 掠役
- 掠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üě yì,是指占有、役使。
- 8 蛮虏
- 蛮虏,是一个汉语词,指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 9 东门之役
- 话说宋国的一把手宋宣公知道自己的儿子与夷生性暴虐,贪财好利,不是作一国之君的料,于是临死前将君位传给了他的弟弟和,是为宋穆公。穆公感激哥哥的恩情,用实际行动报答了他的哥哥,他在国君的位子上的九年间勤于政事,从不懈怠,结果积劳成疾,临死也没有将君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冯,而是还给了哥哥的儿子与夷。
- 10 免役法
- 免役法又名“募役法”,“雇役法”,是宋代王安石新法之一。免役法是对宋初定下的的差役法的改革,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为当役者交纳役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 起初规定乡村中服差役的上三户纳役钱 , 四、五等户不纳役钱。但推行不久,就改变了诏令,规定乡村上 户和下户都需要纳役钱, 而且不再依户等的高下, 而是按各地税钱、家业钱等划分乡村主户户等 的财产标准, 均摊役钱。最后,免役钱逐渐成为国家财政中的一笔固定收入。
- 11 免役
-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特异性免疫是在主体的寿命期内发展起来的,是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
- 12 免役钱
- 免役钱是汉语词汇,拼音是miǎn yì qián,指宋代推行免役法时,由当役人户按等第交给官府雇人代服徭役的费用。
- 13 虏子
- 虏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ǔ zǐ,是指古蜀人对中原人的贬称。
- 14 虏廷
- 虏廷,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ǔ tíng,亦作“ 虏庭 ”。是古时对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