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学读音
词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词章之学﹐文学。 2.填词的学问。
引证解释
⒈ 词章之学,文学。
引唐杜甫《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之五:“顷之问孝廉取备寻常之对,多忽经济之体。考诸词学,自有文章在,束以徵事,曷成凡例焉。”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幕僚谓其必选佳壻,因从容语次,盛誉一郑秀才词学门阀,人韵风流异常,冀太师以子妻之。”
元袁桷《将作监主簿蒋公墓志铭》:“少窥刑书,復入词学,记言博精,洒墨清犖。”
⒉ 填词的学问。
引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谁无恩怨?谁乏牢骚?悉以填词泄愤,是此一书者,非阐明词学之书,乃教人行险播恶之书也。”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词学程序,先求妥帖、停匀,再求和雅、深秀,乃至精稳、沉著。”
国语词典
专门研究词的起源、流变、格律、派别、评论、作法等的学问。如近人吴梅有《词学通论》。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词学
词学造句
- 根据韵律构词学理论,从音系上论证了益阳话的载调单位不是音节韵母中的音段。
- 词籍序跋是词学批评的另一种主要文献形态。
- 张晖文若春华,思如涌泉,在中国诗学、词学、清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理论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和系列撰述,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公认的杰出青年学者。
- 有清一代的词学家都力图改变词为“小道”、“末技”的局面,使之自觉地表现出重大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感情世界。
- 此种阐释对苏轼词风的深入了解有所助益,同时也可以澄清常州词派词学理论中的若干问题。
- 这在中国词学史上第一次对稼轩词的高度评价,改变了传统观念,由此导致近世对豪放词的重新认识。
- 张晖文若春华,思如涌泉,在中国诗学、词学、清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理论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和系列撰述,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公认的优秀青年学者。
- 山谷雅词讲究以典入词,而且还常常寓有戏谑之笔,自娱或娱人,是山谷以诗为娱乐的诗学观的反映,形成了一种迥异于传统词学美学追求的文化氛围。
- 南唐词学活动主要集中于宫廷贵族之家,作家主要是南唐君臣。
- 好弟弟,你不是耍笑姐姐吧?爹和娘一再地夸你诗词学了一大堆,且能倒背如流,文章写得也头头是道,你教姐姐才不离谱呢。
词学相关词语
- 1 词学兼茂科
- 词学兼茂科是指宋 代科举名目之一。出处《宋史·选举志二》。
- 2 词言义正
- 词言义正是一个成语,拼音为cí yán yì zhèng,出自《明守赵敷文》。
- 3 词业
- 词章之技艺。 唐 李德裕 《与桂州郑中丞书》:“小子词业浅近,获继家声。 武宗 一朝,册命典诰,军机羽檄,皆受命撰述。”《宋史·洪遵传》:“父留沙漠,母亡, 遵 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肄词业,夜枕不解衣。”参见“词艺。”
- 4 词谊
- 语出:《新唐书·岑羲传》:“ 中宗 时, 武三思 用事, 敬晖 欲上表削诸 武 封王者,众畏 三思 ,不敢为草,独 羲 为之,词谊劲切。” 明 汤显祖 《答门人万可权书》:“词谊兼恻,临风泫然。”
- 5 词士
- cí shìㄘㄧˊ ㄕㄧˋ词士(词士)(1).研习词章的文士。 宋 晁补之《祭大资政李公文》:“ 汉 兴息民,残编出坏。经儒词士,学自此派。”简单地说也是写词的人(2).从事说唱艺术的人。 清 无名氏《绛芸馆日记》:“茶罢,至 石路 鸿福园,听 陈芷香 、 月娥 、 月珍 、 月婵 四词士说书。”
- 6 词手
- 【示例】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三·辛弃疾》:“辛李皆南渡前后人,相去不远,又二人皆词手。”
- 7 词穷理屈
- 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出处: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切详按问,自言皆是;词穷理屈,势必不免。”
- 8 词诉
- 词诉,词诉指诉讼。出自宋·陆游《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
- 9 词署
- 词署,读音为cí shǔ,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 10 词命
- 词命,拼音:cí mìng,有聘问应对之词,词翰策命等释义。
- 11 词魔
- 对词曲爱好入迷的人。 清 周亮工 《章丘追怀李中麓前辈》诗:“ 焉文阁 里旧词魔,自说闻听泣下多。”
- 12 词匠
- 【示例】元·刘诜《哭袁从义》诗:“君尤嗜迂阔,叉手折词匠。叩扉报警联,急吐如技痒。约试古洪州,五月舟已榜。蹉跎我兴尽,君志乃独亢。霜台肃缙绅,昏闼排棨韔。”
- 13 词严义正
- 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 14 词人
-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名“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 “双绝”。宋代最著名的词人有苏东坡、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人,其中苏为豪放派的代表,他把词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无不成为题材;柳和李则为“婉约派”的代表,其风格典雅清婉、曲尽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