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分五色读音
墨分五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国画技法术语。用调节墨色的浓淡干湿的方法以取得描绘形象的生动效果。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所谓“五色”,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语有不同而意则均指墨色的丰富变化。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五色,国画上指焦、浓、重、淡、清或浓、淡、干、湿、黑五种浓淡干湿不同的墨色。墨分五色指以墨色的浓淡干湿,生动的表现物象的色调。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墨分五色
墨分五色相关词语
- 1 墨迹
- 墨迹是汉语词语,读音是mò jì,原指字画的真迹或用墨留下的残迹,现也指办事拖拉,或说话啰嗦等。出自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书画》。
- 2 墨义
- 唐以后,科举考试时令士子笔答经义,谓之“墨义”。《旧唐书·宪宗纪上》:“壬申,礼部举人,罢试口义,试墨义十条,五经通五,明经通六,即放进士。”《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免贴经,只试墨义二十道,皆以经中正文大义为问题。”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上》:“ 唐 进士试诗赋,明经试墨义。所谓墨义者,每经问义十道,五道全写疏,五道全写注。
- 3 墨守
- 解释为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 4 墨绖从戎
- 墨绖从戎是一个词语,指在守丧期间从军作战。亦作“ 墨縗从戎 ”。古代居丧,在家守制,丧服用白色;如有战事须任军职者,则服黑以代,谓之“墨絰从戎”。
- 5 墨梅
- 《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全诗构思精巧、淡中有味,直中有曲,极富清新高雅之气。
- 6 墨卿
- 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200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后进修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任中央美院及首都师大美术系客座教授。为当代中国画家傅抱石的再传弟子,定居北京。
- 7 墨宝
- 墨宝,汉语词语,指珍贵的书法真迹、也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
- 8 墨版
- 亦作“ 墨板 ”。印书的木版。因印刷时须在版上刷墨,故名。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雕印文字, 唐 以前无之。 唐 末, 益州 始有墨版; 后唐 方镂九经。” 宋 程俱 《麟台故事》卷二:“至 五代 ,官始用墨版摹六经。” 宋 刘跂 《<金石录>后序》:“昔文籍既繁,竹素纸札,转相誊写,弥久不能无误,近世用墨板模印,便於流布。”
- 9 墨子
-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 10 墨绖
- 墨绖,汉语词语,即“ 墨衰絰 ”,黑色丧服。
- 11 墨衰绖
- 黑色丧服。
- 12 墨客
- 墨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汉 扬雄 《长杨赋》:“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按,《长杨赋序》谓:“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籍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赋中称客为“墨客”,后遂为文人之别称。
- 13 瞑色
- 瞑色,指昏暗的天色,同“暮色”,2014年8月31日中央一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出现过 “暝色”一词,出自《菩萨蛮》。
- 14 铭诸五内
- 深深刻在内心深处,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