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味读音
三月不知肉味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
引证解释
⒈ 谓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
引《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朱熹集注:“盖心一於是,而不及乎他也。”
《老残游记》第二回:“每次听了他説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甚么事,总不入神……还是孔子 ‘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
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向光明’》:“说穿了又有什么趣味,你忍心叫人‘三月不知肉味’?”
⒉ 今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
国语词典
孔子在齐国听得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味道。典出《论语.述而》。比喻专心一意,全神贯注。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造句
- 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
- 伯牙抚琴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 虽不至于三月不知肉味,可常是谢幕半天才想起鼓掌。
-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春一刻值千金,宝贝快来吧,老爷都有三月不知肉味,全身有使不完的劲。
- 男人是肉食动物,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我三天也扛不住。
- 这种触目惊心是大锣大鼓的影响,而不是使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动。
- 这来到陕北的地方一呆就是三年,人家孔老二最多也就三月不知肉味,咱可是三年不知肉味了。
- 水玲珑的厨艺是那么的独特,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能将一道最普通的菜做成上等佳肴,吃起来朗朗爽口,三月不知肉味。
- 哈哈,女儿红哇,大侄子,你看看你,弄这么好的吃食来,我们这群乡下人,泥腿子,吃了这一顿,估计又得三月不知肉味,到时候非得生了相思病不可。
三月不知肉味相关词语
- 1 知二五而不知十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独疑孔子不应自作自解,是~也。(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上)
- 2 知耻而后勇
- “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意为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明白己错就最终到学习礼仪的时候了。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
- 3 你不仁,我不义
- 你不讲仁义道德,我也就不道义了
- 4 买卖不成仁义在
- 虽然买卖没有做成,彼此间的感情还存在
- 5 不戴头巾男子汉
- 见“不带头巾男子汉 ”。
- 6 知奸亦有大罗
- 罗:网。捉拿奸贼需要有大罗网。比喻治理国家要靠大众的力量。
- 7 好汉不提当年勇
- 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意思是说:“真正的英雄好汉,是不在人们面前夸耀自己以前是如何英勇的”。换句话说:真正的成功者,是不吹嘘以往的成绩的,他总是能够保持谦虚的态度和永远前行的进取心。
- 8 不带头巾男子汉
- 亦作“ 不戴头巾男子汉 ”。有男子气概的妇女。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三折:“我是个拳头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马,不带头巾男子汉,丁丁当当响的老婆。”《水浒传》第二四回:“我是一个不戴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
- 9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
- 出处:《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也?
- 10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成语。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解释为征集成千的士兵很容易,但找一个好的将领却很难。形容良才难得。
- 11 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
- 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 12 为后人所不齿
- 被后来人所看不起、鄙视。
- 13 知其不可而为之
- 【评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 14 话不投机半句多
- 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