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言读音
例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例言
(1) 著作前用来说明体例的语言文字
英
引证解释
⒈ 书的正文前头说明该书内容、体例等等的文字;凡例。
国语词典
凡例、书籍前面说明内容、体例等等的文字。
如:「这本书前面的例言,说得很清楚。」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网络解释
例言
例言造句
- 此书在《例言》中已有论述,不再重复。
- 残书存序言、例言、目录、卷一大部分,并留下卷二十李觉诗、王应华诗全部。
- 正当以中夏视之,未可以外国例言之也。
- 比如钱基博选了一文,严复的《译例言》,这个事情本身就令我惊异。
- 举例言之,假如你持宋儒的观点,就会认为,全社会没有了再醮的寡妇,所有的女孩子都躲在家里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鲁迅一周后就写出《例言》,后又参与该杂志编辑工作。
- 编者在《编辑例言》中说“我们把纯文艺作品的百分比减低,大部分选文都是广义的实用文。
- 就此例言,若非全无人性之人,大概不会责李登辉公器私用,公私不分。
- 这个意思,他在其译著《天演论》的《译例言》中有具体说明;他对自己的译文,“求其尔雅。
- 近代翻译家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例言相关词语
- 1 例直
- 例直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ì zhí,解释为条例简明质直。
- 2 例直禁简
- 例直禁简,读音 lì zhí jìn jiǎn,汉语成语,是指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出自《晋书·杜预传》。
- 3 例題
- 例题是汉语词语,意思是用来说明某一公理、定理、定律或推论应用于某一学科或学科分支时所举的例子。
- 4 例差
- 例差是汉语词语,拼音lì chà,意思是按常规执行公务。
- 5 例对
- 例对是汉语词汇,读音是lìduì,意思是循例召臣下问对。
- 6 例侪
- 例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ì chái,是指按类分列。
- 7 例马
- 循例应配给的马匹。《清会典·兵部·车驾清吏司》:“绿营之在官者,有例马。”注:“提督以下,外委以上例给之马。”
- 8 例禁
- <书>谓条例中所明令禁止者。《元典章·兵部三·使臣》:“因事饮用本司官吏筵会,有违例禁,罪过原免难同宾主宴乐,古今通礼。”《红楼梦》第八六回:“生兄在禁,具呈诉辩,有干例禁。”
- 9 例及
- 例及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ì jí,解释为连类而及。
- 10 例儿扯儿
- 犹言拉拉扯扯。
- 11 例儿撦儿
- 犹言拉拉扯扯。
- 12 例章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孙文革命运动清方档案》:“又缉匪贵用精於捕务之将弁,而尤在重用眼线,水陆来往,川资犒赏所费甚钜,现时财力艰窘,几难筹措,且无例章报销。”
- 13 例课
- 例课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lì kè,意思是按常规征收的税赋。
- 14 例监
- 明清监生之一。指科举制度中,以捐资入国子监为监生者。明朝景泰元年(1450)始以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称民生,又称俊秀。授职者仅得选州县佐贰及府首领官,若京职则光禄寺、上林苑或边远直省,被视为异途。清朝例监由俊秀报捐后无出身者亦得报捐,或在监肄业,或在籍。监期满者考职以定选授,被视为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