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疔读音
鼻疔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医学病名。指发于鼻孔内的恶性疖肿。初起干痒﹑胀痛﹐继而红肿,如局部酿脓,则疼痛加剧,严重时肿及上唇及周围组织,并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学病名。指发于鼻孔内的恶性疖肿。初起干痒、胀痛,继而红肿,如局部酿脓,则疼痛加剧,严重时肿及上唇及周围组织,并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引《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鼻部》:“鼻疔生在鼻孔中,鼻窍肿引脑门疼。”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鼻疔相关词语
- 1 鼻翅儿
- [解释]就是鼻翼,鼻尖两侧的部分,由皮肤、皮下软组织及软骨组成。具有湿润空气、阻止灰尘的作用,是空气进入呼吸系统的前沿通道。鼻翅是鼻翼的俗称,一般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 2 鼻凹
- 鼻凹,读音是bí āo,汉语词语,指鼻翼两旁凹下去的地方。
- 3 鼻端
- 鼻子的顶端。通过鼻端,比喻一个人极端的灵敏度。
- 4 鼻鼾
- 鼾是睡眠期间上呼吸道气流通过时冲击咽部粘膜边缘和粘膜表顽分泌物引边缘利粘膜表面分泌物引起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其部位始至鼻咽直至下咽,包括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及腭咽弓、腭舌弓、舌根、咽部的肌肉和粘膜,超过6分贝以上称为鼾症,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时也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5 鼻镜
- 鼻镜是用于检查鼻腔的器械,俗称前鼻镜,它由左片、右片、卡簧和连接轴组成。前鼻镜是检查鼻腔必不可少的器械,常用的有直型和弯型鼻镜以及适用于儿童的小型鼻镜。
- 6 鼻旁窦
- 鼻旁窦(parannasal sinuses),又称副鼻窦或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的总称,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对发音起共鸣作用。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
- 7 鼻涕蟲
- 由蜗牛转变而来,现生种类广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和北非。一般黄绿相间,在马来西亚沙巴地区海拔1900多米的山区森林中多有发现。
- 8 鼻洼子
- 鼻洼子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鼻翼旁边凹下去的部分。
- 9 鼻亭
- 鼻亭,是汉语词汇,解释是古地名。
- 10 鼻犀
- 谓犀角长于鼻者。《埤雅·释兽》:“《交州记》曰:犀有二角,鼻上角长,额上角短,或曰三角者,水犀也,二角者山犀也。在顶者谓之顶犀,在鼻者谓之鼻犀。”
- 11 鼻柱
- 鼻柱,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人中沟,鼻中隔之下缘,人中穴的上方。穴下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和上唇动、静脉。主治鼻流清涕,目风痒赤痛,面神经麻痹,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等,亦可用于急救。针刺0.1-0.3寸,可灸。
- 12 鼻皶
- 鼻皶,读音bí zhā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亦作“ 鼻皻 ”。 鼻尖发暗红色疱点。
- 13 鼻端白
- 鼻端白,佛教修行法之一,即注目谛观鼻尖,时久鼻息成白。
- 14 鼻化元音
- 鼻化元音是发音时气息从口腔和鼻腔同时流出的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