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心读音
溺心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沉溺心灵。 2.潜沉心志。
引证解释
⒈ 沉溺心灵。
引《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
⒉ 潜沉心志。
引明唐顺之《答俞教谕书》:“但古人於艺以为聚精会神极深研几之实,而今人於艺则以为溺心玩物争能好胜之具。”
宋杨楫《<云谷杂记>题跋》:“予既嘉其为人,且虑其溺心於是,反缓其所当行者。”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溺心
溺心相关词语
- 1 溺志
- 谓使心志沉湎其中。《礼记·乐记》:“ 郑 音好滥淫志, 宋 音燕女溺志。”《新唐书·严挺之传》:“ 挺之 重交游,许与生死不易……然溺志于佛,与浮屠 惠义 善。” 明 李贽 《初潭集·夫妇三》:“夫而不贤,则虽不溺志於声色,有国必亡国,有家必败家,有身必丧身,无惑矣。”
- 2 溺职
- 犹失职,不尽职。
- 3 溺意
- 指心志沉湎于某一方面。 明 张居正 《赠荆门守黄君升开封贰守序》:“今治道益衰,吏为机巧,溺意功利,失其本心。”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黄慎轩之逐》:“近来缙绅士大夫,亦有捧呪念佛……不遵孔子家法,而溺意禅教者。”《明史·镇国中尉朱勤熨传》:“陛下躬上圣之资,不法古帝王兢业万几,择政任人,乃溺意长生,屡修斋醮,兴作频仍。”
- 4 溺音
- 古谓淫溺的音乐。与正音、雅音相对言。《礼记·乐记》:“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自雅声浸微,溺音腾沸。”
- 5 溺没
- (2).引申为沉迷、沉溺。 清 吴殿麟 《答鲍觉生书》:“而来游者,类溺没於科举旧习,而不能展其志拓其才。”
- 6 溺溺
- 溺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nì nì ,意思是沉没。
- 7 溺惑
- 沉迷而不醒;有时特指迷信。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记》:“嘏(赵嘏)尝家于浙西,有美姬,嘏甚溺惑。”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九:“人君不能制欲于妇人,以至溺惑废政,未有不乱亡者。” 明 归有光 《与沈敬甫》之三:“吾妻之贤,虽史传所无,非溺惑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张梦庐》:“语殊切直,特録之,以告世之溺惑于庸医者。”
- 8 溺盆子
- 小便盆。《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到了第二年,他留了头了,连个溺盆子都不肯叫他拿
- 9 溺信
- 指过度相信以至迷信;笃信。《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梁武帝﹞晚乃溺信佛道,日止一食,膳无鲜膄,惟豆羹粝饭而已。”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觉世训》:“溺信各邪神,则变成妖徒鬼卒,生前惹鬼缠,死后被鬼捉。”
- 10 溺壶
- 溺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ì hú,是指小便壶。
- 11 溺爱不明
- 暧昧:含糊,不清楚。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形容态度不明朗,关系不鲜明。
- 12 溺女婴
- 汉族旧时民间恶俗。
- 13 溺窝子
- 尿坑。《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那煤堆旁边就是个溺窝子,太阳一晒,还带是一阵阵的往屋里灌那臊轰轰的气味
- 14 溺口
- 释义:谓因言语不慎,招人怨恨而遭祸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