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索读音
一索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根绳索。
一次搜索。
原出《易•说卦》。后以“一索”谓初生男孩。
索性,干脆。
一串。参见“一索珠 ”。
引证解释
⒈ 一根绳索。
引唐杜牧《云梦泽》诗:“日旗龙旆想飘扬,一索功高缚楚王。”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张阴捕听説,一索先把王溜儿扣住。”
⒉ 一次搜索。
引《史记·赵世家》:“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復索之,柰何?’”
⒊ 一串。参见“一索珠”。
⒋ 原出《易·说卦》。后以“一索”谓初生男孩。参见“一索得男”。
引明沉德符《野获编·宗藩·皇子追封》:“是时, 万妃宠震天下,又得‘一索’之祥,而斤斤守祖宗法。”
⒌ 索性,干脆。
引清吴兰徵《绛蘅秋·省亲》:“御园内都是有事体,到这里倒觉得自在清閒,一索逛完了罢!”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一索
一索相关词语
- 1 一味
- 一味意为盲目,不顾客观条件,或单纯地,隐含贬义的意思;也可意为一种滋味、全部滋味、整个味道、一种食物或是一味菜肴等。也是一种佛教用语,同时也称药方上每一种药为一味。
- 2 一瓣心香
- 一瓣心香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i ban xin xiang,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
- 3 一碧万顷
- 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拼音】:(yí bì wàn qǐng)【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 4 一叶知秋
- 一叶知秋一个成语, 读音yí yè zhī qiū,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5 一贯
- (7)表数量。用于成串的东西。
- 6 一祖三宗
- 江西诗派的后人方回称杜甫,黄庭坚,陈与义和陈师道为一祖三宗。其中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与义和陈师道为三宗。江西诗派强调的特点是“点石成金”和“夺胎换骨”。
- 7 一文不名
- 一文不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wén bù míng,意思是指一文钱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出自 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
- 8 一见钟情
- 一见钟情指男生或女生一见面就对对方产生了感情,一见面就喜欢上他(她)。反之于日久生情,区别在于喜欢上对方的速度。
- 9 一模一样
- 汉语成语,意为同一个模子出来的,形容样子完全相同。出自《初刻拍案惊奇》。
- 10 一拍即合
- 一拍即合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ī pāi jí hé,意思是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八回。
- 11 一起
- 一起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yì qǐ,意思是一块。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进行的活动。出自《说宛·敬慎》、《南齐书·孝义传论》、《旧唐书·马周传》。
- 12 一往无前
- 例:这个军队具有~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
- 13 一泓
- 出处:唐,李贺 《 梦天》诗:“遥望 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清 昭梿 《 啸亭杂录·京师园亭》:“一泓清池,茅檐数椽, 水木明瑟,地颇雅洁。”
- 14 一言九鼎
- 一言九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án jiǔ dǐng,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