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令读音
著令的意思
词语解释:
命令;责成。
引证解释
著令(zhù lìng):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
《汉书·景帝纪》:“秋七月,詔曰:‘吏受所监临,以饮食免,重;受财物,贱买贵卖,论轻。廷尉与丞相更议著令。’” 颜师古注:“著音著作之著,音竹筯反。”《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元年二月壬戌,以大中大夫贾詡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策著令,藏之石室。” 宋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衣冠故事多无著令,但相承为例。”
著令(zhuó lìng):1.下令;责成。
唐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暉。” 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公乃悉出所餘,命纠掾已下均取之。著令曰:自是加俸贮於尅府,赏信易取也。”
谓得到许可的命令。
宋王禹偁《野兴亭记》:“緑野之色乱入,四时之景互见。至若假寧著令,休沐得告,絳騶騑騑,言适於野。”
着令(zhuó lìng):命令;责成。
唐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故人赠我我不违,着令山水含清暉。”《红楼梦》第八三回:“ 贾府省亲的太太奶奶们,着令入宫探问。”《人民文学》1982年第2期:“区委范书记自然不免把他狠狠教训一通,然后,叫大队来人将朱二升领回,着令大队今后对朱二升好好加强监督教育。”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著令
著令相关词语
- 1 调令
- 调令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为调动某人工作而发出的命令。
- 2 指令性计划
- 指令性计划也称为命令型计划,是指由上级计划单位按隶属关系下达,要求执行计划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完成的计划。
- 3 著书
- 著书指撰写著作,写作书籍。
- 4 著书等身
- 著书等身释义: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多用来形容有丰硕的学术成果或深厚的学识造诣。又作“著述等身”。
- 5 挟天子而令诸侯
- 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
- 6 挟天子以令诸侯
- 挟辅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7 挟天子以令天下
- 挟天子以令天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意思是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8 著之竹帛
-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9 著于竹帛
- 著于竹帛,拼音zhù yú zhú bó,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10 著乎竹帛
- 著: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11 丁令威化鹤
- 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制定的合作医疗政策和规定,严格实施县新农合方案。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制度、年度实施计划及相应配套措施。
- 12 毛泽东著作选读
- 《毛泽东著作选读》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分上下两册,共58.2万字。
- 13 著述等身
- 著述等身,成语,读音为zhù shù děng shēn,释义为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 14 拿着鸡毛当令箭
- 拿着鸡毛当令箭,人们用“拿着鸡毛当令箭”这句俗语形容一个人凭着某上司(或某人)的一些无关痛痒或十分宽泛的话语发号施令,用骄傲的口气驱使于人,完全不考虑客观因素。例如,单位某些有点职权就滥用,欺上瞒下,导致同事关系紧张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