搊杀读音
搊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勇悍﹐凶恶。 2.谓尽力弹奏。
引证解释
⒈ 勇悍,凶恶。
引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忒搊杀,好相争,我和他鬭迎。”
⒉ 谓尽力弹奏。
引元关汉卿《醉扶归·秃指甲》曲:“十指如枯笋,和袖捧金樽,搊杀银筝字不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搊杀
搊杀相关词语
- 1 搊弹词
- 【释义】:简称弹词,即诸宫调。因用琵琶等弦乐伴奏,一人弹唱以联章韵语编成的长篇故事,有白有曲,有念有唱,故名搊弹词。如《董解元西厢记》又称《西厢搊弹词》或《弦索西厢》。
- 2 搊弹家
-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者,谓之搊弹家。”
- 3 搊弹
- 搊弹,拼音:chōu dàn 。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用手指弹奏弦索乐器。
- 4 搊撮
- 宋 周邦彦 《大有》词:“前日相逢,又早见伊仍旧。却更被温存后,都忘了、当时僝僽。便搊撮,九百身心,依前待有。”参见“ 打叠 ”。
- 5 搊扶
- 搊扶,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搀扶。
- 6 搊抬
- 捧场,奉承。 明 无名氏 《苏九淫奔》第四折:“这一箇左右遮埋,这一箇上下搊抬。”
- 7 搊扎
- 犹搊搜。凶狠,强横。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三折:“你卖弄你那搊扎,你若是指一指该万剐。” 明 沈自徵 《鞭歌妓》:“但轻呵跪罚,重呵便绷扒。休使恁巧搊扎,这样蛮婢,一剑挥之两段。”参见“搊搜”。
- 8 搊瘦
- 1.亦作"搊瘦"。固执﹐顽固。 2.亦作"搊飕"。勇悍;凶恶。 3.英俊﹐威武。 4.犹猥琐。
- 9 搊趣
- 搊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ōu qù,是指凑趣。
- 10 搊拾
- 宋 元 时踢球的术语。 元 朱凯 《黄鹤楼》第二折:“官人忙便罢,若闲时,家来教你打几箇搊拾。” 元 邓玉宾 《村里迓古·仕女圆社气毬双关》套曲:“你看他打搊拾云外飘,蹬圆光当面绕。”
- 11 支杀
- 1.亦作"支杀"。亦作"支煞"。 2.戏曲中常用的形容词词尾。 3.赼趄,行走困难貌。
- 12 斗杀
- 斗杀是中国旧律指因斗殴而杀死人。《秦简·法律答问》:“求盗(缉捕贼盗的亭卒)追捕罪人,罪人格杀求盗,问杀人者为贼杀人,且斫(斗)杀研杀人,廷行事为贼(但成例以贼杀人论处)。”斗杀较贼杀为轻。秦汉时斗杀人,同伍及邻居人皆被收捕,汉文帝时始废止。唐律规定:斗殴杀人者绞,虽因斗而用凶器杀人者,与故杀同,即斗殴杀人与故意杀人同罪。同为斗杀人因犯人与被害人不同而处罚有轻重。例如唐时,主人殴打部曲至死徒一年,故杀部曲加一等,合徒一年半;如部曲有错误,主人决罚致死及过失杀者,各勿论。相反,部曲过失杀主人者绞,伤及詈者流(《唐律疏议·斗讼》)。
- 13 搊琵琶
- 手弹琵琶。《新唐书·礼乐志十一》:“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国所出,旧以木拨弹,乐工 裴神符 初以手弹, 太宗 悦甚,后人习为搊琵琶。” 唐 无名氏 《国史异纂》:“ 贞观 中,弹琵琶 裴洛儿 ,始废拨用手爪,所谓搊琵琶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 刘希夷 ……善搊琵琶,尝为《白头吟》。”
- 14 搊飕
- 1.见"搊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