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论读音
格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精当的言论;至理名言。
引证解释
⒈ 精当的言论;至理名言。
引南唐李中《献乔侍郎》诗:“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二》:“善乎, 浦江郑氏对太祖之言曰:‘臣同居无它,惟不听妇人言耳。’此格论也。”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筮仕·谒选》:“官中还债,莫若任前省钱。时称‘格论’。”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格论
格论相关词语
- 1 格例
- 宋 陈亮 《与王季海丞相书》:“今一任回改官,於格例极易拈掇。丞相若拔擢而用之,必将有为报效者。”《元典章·吏部二·选格》:“ 至元 十九年十月,中书省来呈,定到 江 淮 官员格例,乞照验事都省,逐一定夺。”
- 2 格条
- 法令条文。《北史·郎基传》:“ 基 初莅职,披检格条,多是权时,不为久长。”《旧唐书·王播传》:“时天下多故,法寺议讞,科条繁杂。 播 备举前后格条,置之座右,凡有详决,疾速如神。”
- 3 格蚤
- 方言。跳蚤的别名。《中国歌谣资料·半夜捉我打内战》:“蚊虫格蚤咬身上,一晚哭到亮。”
- 4 格限
- 指规定的资格。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以 保安 之不才,厄选曹之格限,更思微禄,岂有望焉。”《资治通鉴·唐高宗总章二年》:“大略 唐 之选法,取人以身、言、书、判,计资量劳而拟官……人有格限未至,而能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入等者得不限而授。”
- 5 格化
-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四出:“ 丛脍 、 胥敖 ,闻帝逃去,随即为叛,今已格化了。”
- 6 格沮
-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四年》:“壮哉!兵决出,格沮者斩!” 宋 苏轼 《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行下状》:“右臣今年六月九日辄具朝廷至仁,宽贷宿逋,已行之命,为有司格沮,使王泽不得下流者四事。”
- 7 格奸
- 奸 : 奸 jiān 阴险,虚伪,狡诈:奸人。奸狡。奸刁。奸佞。奸雄。奸智(为非作歹的心计)。藏(c俷g )奸
- 8 格检
- 检点。《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颍川 邯郸淳 、 繁钦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韦仲将 曰:“ 仲宣 伤於肥戇, 休伯 都无格检……如是彼为,非徒以脂烛自煎糜也。”
- 9 格登登
- 出处:《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此人姓 刚 ,名 弼 ,是 吕谏堂 的门生,专学他老师,清廉得格登登的。”
- 10 格得
- 格得,意思是捕获。 出自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南齐 胡谐之 谮 梁州 刺史 范柏年 于 武帝 曰:‘欲擅一州。’ 柏年 已受代,帝欲不问。 谐之 曰:‘见虎格得而放上山。’于是赐死。”
- 11 格保
- 【】:1.。:"今相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孔传:"言天道所以至于保安汤者,亦如禹。"孔颖达疏:"格,至也。"一说,犹嘉保。周秉钧易解:"格保,嘉保也。于省吾曰:'格假古通,《中庸》释文:假,嘉也。'言观商代,天用嘉保之,勉力考求天意,今时已经失掉天命。"
- 12 格别
- 犹特别。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四章:“他种的烟叶全村出名。抽着有那么一股格别的香味。”
- 13 格评
- 测量评定。《宋书·二凶传·始兴王濬》:“欲从 武康 紵溪 开 漕谷湖 ,直出海口……既事关大利,宜加研尽,登遣议曹从事史 虞长孙 与 吴兴 太守 孔山士 同共履行,准望地势,格评高下,其川源由历,莫不践校。”
- 14 格佞
- 《宋书·郑鲜之传》:“ 高祖 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 鲜之 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 高祖 辞穷理屈,然后置之……时人谓为‘格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