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论读音
勿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追究;不谈。
引证解释
⒈ 不追究;不谈。
引《旧唐书·裴度传》:“上曰:‘前事勿论,直言此时如何处置?’”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唐宣宗﹞初听政,谓宰相曰:‘佛者虽异方之教,深助理本,所可存而勿论,不欲过毁,以伤令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姑勿论提倡出甚么道理,先问他被提倡的懂得不懂,再提倡不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勿论
勿论造句
- 天生来的秉性,好游山玩景,勿论哪里有名山胜境,非身临切近去看看不可。
- 管他呢,完蛋的是你。听好了,你们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干什么我都不管。但我的剑,这家伙的可及之处,就是我的国家。对于不解风情的乱闯进来,对我的东西出手的家伙,管他的将军还是宇宙海盗,还是陨石,都格杀勿论坂田银时。
- 折戟沉沙极望中,勿论猿鹤与沙虫。
- 统帅已下达阵前逃亡者、格杀勿论的命令。
- 你们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干什么我都不管,但我的剑,这家伙的可及之处,就是我的国家。对于不解风情地乱闯进来,对我的东西出手的家伙,管他是将军还是宇宙海盗,还是陨石,都格杀勿论。空知英秋。
- 闲杂人等退踞屋舍,否则格杀勿论!
- 族长裂眦嚼齿,狠狠的瞪了马武今日起,将马厉逐出马族,再踏足马门,格杀勿论。
- 演习视同战争,凡怠慢而严重贻误军情者,一律格杀勿论。
- 四平山坳以后归黑煞帮所属,外人严禁踏足此地!如若发现,格杀勿论!
- 对不肯解除武装的战俘,我军将领已决定格杀勿论。
勿论相关词语
- 1 勿已
- 《管子·戒》:“臣闻之:消息盈虚,与百姓诎信,然后能以国宁。勿已者, 朋 其可乎?”《庄子·徐无鬼》:“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 郭象 注:“若未能已,则莫若脩己之诚。”《列子·力命》:“ 小白 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已,则 隰朋 可。’”
- 2 勿翦
- 勿翦,《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后以比喻德政。《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今明府……体 公刘 之德,行勿翦之惠。”
- 3 勿齿
- (2).不录用。《旧唐书·玄宗纪上》:“三月戊申,诏自今内外官有犯赃至解免以上,纵逢赦免,并终身勿齿。”《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 涪州 刺史 周利贞 等十三人,皆 天后 时酷吏,比 周兴 等情状差轻,宜放归草泽,终身勿齿。”
- 4 勿罔
- 犹惚恍。不清晰。《文选·王延寿》:“屹铿暝以勿罔,屑黶翳以懿濞。” 李善 注:“勿罔,不审貌……特出而高,故视之不明,望之不审。”
- 5 勿然
- 【释义】:1.不要这样。 2.方言。犹不然。转折连词。
- 6 勿勿勿
- 象声词。笑声。象声词。嘘寒声。
- 7 勿拜
- 勿拜是汉语词汇,拼音是wù bài,出自于《诗·召南·甘棠》。
- 8 勿忸于
- 鲜卑族姓氏。《魏书·官氏志》:“ 神元皇帝 时,馀部诸姓内入者…… 勿忸于氏 ,后改为于氏 。”
- 9 勿药
- 勿药,汉语词汇,拼音wù yào,意思是不服药。
- 10 勿虑
- 勿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ù lǜ,指无虑。
- 11 勿怠勿忘
- 勿怠勿忘,读音wù dài wù wàng,汉语成语,指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出自《三国演义》。
- 12 勿述
- 不逆。犹言顺畅。《文选·王褒<洞箫赋>》:“趣从容其勿述兮,骛合遝以诡谲。” 李善 注:“勿述,无所逆误之貌。”
- 13 勿吉
- 勿吉,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先祖。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史载勿吉初有数十部,后逐渐发展为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长白山)、伯咄(即伯都讷,今扶余县)、安车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带)、号室(今绥芬、穆伦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龙江下游)等7大部。
- 14 勿勿
- 意思是,勿是乡里所立的旗帜,这个字从象形上看,想旗杆和旗帜末端飘带的形状,是用来催促民事的。所以是匆忙急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