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制读音
守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守制
(1) 旧时父母或祖父母死后,儿子或长孙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在此期间,不任官、应考、嫁娶等,叫做“守制”
英
引证解释
⒈ 守孝,遵行居丧的制度。在守制期内谢绝应酬,不得应考,婚嫁,现任官则须离职。
引明王錡《寓圃杂记》卷七:“成化初, 缉熙守制於家,大兴土木,建第甚雅丽。”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后来守制三年,不便婚娶。如今孝服已满,目下就迎娶过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临去时,执着我的手,嘱咐我回去好好的守制读《礼》,一切事情,不可轻易信人。”
国语词典
旧例居父母或承重祖父母之丧,须谢绝应酬,不得任官、应考、嫁娶等,以二十七月为期满,称为「守制」。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守制
守制造句
- 由此可见,高度警惕、严守制度、慎之又慎甚至神经过敏都是保密的必备素质;马虎从事的习惯、过分自信的心态、高傲自负的秉性,却是保密的大敌。
- 赵倨想起来了,原任御史中丞张升益上月因为父亡回乡奔丧,按照朝廷规定,官员父母亡故,必须守制三年,称为丁忧。
- 曾国藩想了想,又含毫命简,给朝廷上了一个“附陈办团稍有头绪即乞守制片”。
- 道路保洁人员实行全天巡守制度,对泥土溢洒污染的路面及时清扫。
- 因他的父母先后去世,回庆阳守制,寓居华池三年。
- 安装金刚石或钻头时,钻头下面要铺上软席,木头或类似的材料。遵守制造商的指令操作此类设备。
- 且说前大将军邓,自母丧还第后,与诸兄庐墓守制,还算勉尽孝思。
- “勖以移孝作忠”,给假守制,在南京设奠。
- 崇德明礼民安定,尚法守制国昌隆。
- 二者从而构成了九边总兵镇守制度的制度渊源与地理基础。
守制相关词语
- 1 守正
- 释义:1、有恪守正道。2、防守城门的官员。
- 2 守则
- 守则是指某一社会组织或行业的所有成员,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制定的行为准则,一般包括文明公约、爱国卫生公约、乡村公约。具有概括性、针对性、准确性、可行性、通俗性。守则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多采用通篇分条式写法。守则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向所属成员发布的一种要求自觉遵守的约束性公文。
- 3 守睛
- 1.凝聚的神采。 2.保持精气。
- 4 守成
- 【出处】《诗·大雅·凫鹥序》:“《凫鹥》,守成也。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乐之也。”
- 5 守節
- 守节,旧时传统婚俗之一。指坚守节操,不做非礼的事;妇女在封建礼教束缚下,能守所谓“贞节”。见《汉书·五行志上》:“宋恭公卒,伯姬幽居守节三十余年。”
- 6 守经达权
- 守经达权,shǒu jīng dá quán,作谓语、定语;指人不死板。
- 7 守宫砂
- 守宫砂是中国古代验证女子贞操的药物。据说只要拿它涂饰在女子的身上,终年都不会消去,但一旦和男子交合,它就立刻消失于无形。因为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在中国古代就有人用它来试处女之身。
- 8 守宫
- (1)壁虎 英 house lizard
- 9 守恒
- 儿童时期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改变,形成了新的思维结构,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掌握守恒。
- 10 守备
- 清朝绿营,该官品为正五品,军阶由高至低分别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及把总。
- 11 守和
- 道教的守和是指圣人法天顺地,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守和即是守中和。太极拳也是非常看重守和,认为守中和是太极拳的最高原则之一。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孙禄堂指出:“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元妙也。”中和,既是拳术修为的关窍,又是拳术运用的原则。“在拳中,起钻落翻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12 守旧
- 守旧是汉语词语,读音为shǒu jiù,意思为拘泥于旧的看法或做法而不愿改变。
- 13 守雌
- 守雌,典故名,典出《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吴澄注:“雄,谓刚强;雌,谓柔弱。” 后遂以”守雌“指:以柔弱的态度处世。
- 14 守柔
- 守柔,汉语词语,指的是道家要君主守柔贵弱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