枹鼓读音
枹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鼓槌和鼓。
2.指战鼓。
3.指报警之鼓。
4.喻指军旅。
2.指战鼓。
3.指报警之鼓。
4.喻指军旅。
引证解释
⒈ 鼓槌和鼓。
引《汉书·李寻传》:“故古之王者,尊天地,重阴阳,敬四时,严月令。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枹鼓之相应也。”
颜师古注:“枹,击鼓之椎也。”
⒉ 指战鼓。
引《国语·齐语》:“执枹鼓立於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王凯﹞至临阵援枹鼓,毅然不少假。”
清戴名世《崇祯癸未榆林城守纪略》:“受国厚恩,敢不执槖鞬援枹鼓以效死?”
⒊ 指报警之鼓。
引《汉书·张敞传》:“﹝张敞﹞穷治所犯,或一人百餘发,尽行法罚。由是桴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
《后汉书·酷吏传·董宣》:“﹝董宣﹞后特徵为洛阳令……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慄。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宋陈师道《代谢西川提点刑狱表》:“家有刑书,知而不犯,地为沃野,富以无求。囹圄屡空,枹鼓几困。”
⒋ 喻指军旅。
引汉扬雄《解嘲》:“叔孙通起於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
国语词典
古代战阵所用的鼓,后为军阵的代词。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枹鼓
枹鼓相关词语
- 1 枹端
- 枹端,读音为bāo duā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鼓槌的头,用以象征指挥之权。
- 2 枹木履
- 枹木履,汉语词语,读音是bāo mù lǚ,指枹木所制之履。
- 3 枹蓟
- 枹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āo jì,是术的别名。
- 4 枹止响腾
- 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响。
- 5 枹罕
- 中国历史上古地名,在今甘肃省临夏县附近地区。
- 6 椎鼓
- 击鼓。《东观汉记·光武纪》:“传吏方进食,从者饥,争夺之。传吏疑其伪,乃椎鼓数十通。”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一:“ 黄河 北岸 海西军 ,椎鼓鸣钟天下闻。”
- 7 檐鼓
- 檐鼓是汉语词语,是牵牛星的别名。也是一种古乐器。
- 8 毛员鼓
- 毛员鼓是一种双面拍打的腰鼓,其演奏方法与和鼓大致相同,但鼓身比和鼓略短。唐乐中多见龟兹乐使用。
- 9 气鼓鼓
- 她气鼓鼓地走了
- 10 浒零花鼓
- 融歌、戏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
- 11 火鼓
- 火鼓,火炬和军鼓。 《孙子兵法·军争篇》: “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民之耳目也。”杜牧注曰:“令军士耳目皆随旌旗火鼓而变也。”
- 12 灵鼓
- 六面鼓。《周礼·地官·鼓人》:“以灵鼓鼓社祭。” 郑玄 注:“灵鼓,六面鼓也。” 汉 张衡 《东都赋》:“撞洪钟,伐灵鼓,旁震八鄙,軯礚隐訇。” 隋 卢思道 《驾出圜丘》诗:“黄麾引朱节,灵鼓应华钟。” 宋 苏轼 《渚宫》诗:“ 楚王 猎罢击灵鼓,猛士操舟张水嬉。”
- 13 枞金伐鼓
- 指敲锣打鼓。
- 14 板鼓
- 板鼓,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