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法读音
悬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公布法令。古时公布法令,都悬挂于宫阙,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公布法令。古时公布法令,都悬挂于宫阙,故称。
引南朝梁陆倕《石阙铭》:“或以听穷省寃,或以布化悬法。”
唐李华《含元殿赋》:“东风发春,悬法象魏,与人惟新。”
《元典章新集·刑部·盗贼通例》:“《虞书》有象刑之典,《周礼》载悬法之文。”
国语词典
古代将法令悬在门阙上公布,故称公布法令为「悬法」。南朝梁.陆倕〈石阙铭〉:「或以听穷省冤,或以布化悬法。」也作「悬书」。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悬法
悬法相关词语
- 1 悬剑
- 悬剑,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季札在朋友徐君(一说徐国国君)死后,仍将朋友喜欢的剑挂在其坟前。后因以“悬剑”指守信。
- 2 悬风槌
- “悬风槌”是指悬挂在风中的木槌,随风飘荡,东倒西歪。极像人们打瞌睡时候的样子,因此有人就用“悬风槌”比喻人打瞌睡。
- 3 悬羊头卖狗肉
- 1.谓用招牌骗人,比喻名实不符。语本《晏子春秋.杂下一》:"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 4 悬撑
- (1) 支撑起卸车上的架框的骨架 英 sling
- 5 悬刀
- 悬刀,拼音xuán dāo,意思是皂荚的别名。
- 6 悬瓠
- 悬瓠,古城名。郦道元《水经注》言以城北 汝水 屈曲如垂瓠,故名。在今河南汝南。东晋南北朝时兵争要地。南朝宋移上蔡县治此。隋唐为蔡州治所。 唐宪宗 元和 十二年, 李愬 雪夜进军,擒 吴元济 于此。后泛指擒敌之处。
- 7 悬知
- 释义: 料想;预知
- 8 悬磬
- 解释:形容空无所有,极贫。亦指悬挂着的磬。
- 9 悬眸
- 春秋 时, 吴国 大夫 伍员 劝 吴王夫差 拒绝 越国 求和, 夫差 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 伍员 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 吴 东门,以观 越 之灭 吴 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以“悬门抉目”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柳亚子 《痛哭》诗之八:“从此中原涂炭矣,悬门抉目我何心!”亦省作“ 悬目 ”、“ 悬眼 ”、“ 悬眸 ”。 傅尃 《感事》诗之一:“忍见东门尚悬目,可怜中夜枉横戈。” 林百举 《过兴宁忆亡友刘节膺何公博》诗:“纵使 吴 门展悬眼,麟伤凤死恨犹深。” 程善之 《和孟硕》:“披发纵无天可诉,悬眸仍有鬼能知。”
- 10 悬山
- 悬山:舟山群岛的小岛
- 11 悬浮
- 悬浮是一个物理学术语,即固体微粒分散在流体中。
- 12 悬冰
- 悬挂着的冰柱。
- 13 悬壶问世
- 悬壶问世,读xián hú wèn shì,在社会上挂牌行医。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悬壶问世”是说沈佺期靠行医而闻名于世间,古代称行医为“悬壶”。
- 14 悬河
-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