笆箔读音
笆箔的意思
词语解释:
篱笆。
引证解释
⒈ 篱笆。
引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我则见泥脱下些仰托,更和这水浸过这笆箔。”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笆箔
笆箔相关词语
- 1 笆竹
- 竹名。即棘竹。 晋 戴凯之 《竹谱》:“棘竹,骈深一丛为林,根如椎轮,节若束针,亦曰笆竹、城固是任。”《广群芳谱·竹谱一·棘竹》:“棘竹生 交州 诸郡,丛生,有数十茎,大者二尺围,肉至厚,实中,破以为弓,拔节皆有刺。彼人种以为城,卒不可攻……一名‘笆竹’。”
- 2 笆筐
- 农具。荆条制成,用以盛物。
- 3 笆壁
- 篱笆墙。比喻依靠,倚仗。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 秋胡 呵!他去了那五载十年,阻隔着千山万水,早则俺那婆娘家无依倚,更合着这子母每无笆壁。”
- 4 箔幛
- 用秫秸织成的帘子。《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所以淤济的这两箇婆娘米麦盈仓,衣裳满柜,要厨房就送稻草,夹箔幛就是秫秸。”
- 5 箔头
- 养蚕用的竹席。头,词缀。 唐 王建《簇蚕辞》:“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一本作“簿头”。
- 6 箔场
- 箔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ó chǎnɡ,是指宋时专为应付赐第事宜所设的机构。
- 7 箔笼
- 【释义】:养蚕用的竹筛子和放桑叶用的笼子。
- 8 箔片
- 箔片,读音为bó piàn,汉语词语,释义为一片通常为纯金属的薄片。
- 9 箔经绳
- 箔经绳(bó jīng shéng)指的是编帘子的绳,可作中药。 出处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二·帘箔》。
- 10 箔金
- 金属箔是用金属延展成的薄金属片。主要有赤金箔烫印、纯银箔及烫印两种。
- 11 蚕箔
- 蚕箔由高约1.5米,宽约1米的架子做成,架子分层设有均匀的网状空间,方便蚕虫结茧活动,上蚕箔后的蚕宝宝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始吐丝把自己包裹,每个蚕箔可产出约5.5斤蚕茧。
- 12 垂箔
- 犹垂帘。 宋 邵博卷二二:“某公在 章献明肃后 垂箔日,密进《唐武氏七庙图》,后抵之地曰:‘我不作负祖宗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太后又诏曰:‘嗣君冲幼,强敌未宁,事尤急於防秋,理难安於垂箔。臣僚恳请,不可重违,宜复御朝,以安中外。’”参见“ 垂帘 ”。
- 13 簇箔
- 簇箔,读音cù bó,汉语词语,泛指养蚕用具。
- 14 翠箔
- 翠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uì bó,是指绿色的帘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