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贤与能读音
选贤与能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
引证解释
⒈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
引《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晋潘岳《杨荆州诔》:“夫天子建国,诸侯立家,选贤与能,政是以和。”
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选贤与能,于今虽重。”
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於国家,非其才则貽患於黎庶,此又不可不知也。”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成帝》:“以道言之,选贤任能以匡社稷者,天下之公也。”
邓小平《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精简是革命,选贤任能也是革命。”
郭沫若《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三》:“他主张德政,主张选贤举能,主张大一统。”
国语词典
选拔贤德,将政事托付有能力的人。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选贤与能
选贤与能造句
- 及主上继业,钦明睿圣,选贤与能,群臣辑睦,结将军以维城之重,崇将军以裂土之封,岂非宏谟庙略,推赤心于物者也。
- 为了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国家应该广开门路,选贤与能,而不应该把天下权柄论功行赏。
-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华夏大陆在大同会的统治之下,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最终理想。
- 威权的图腾又怎会被选贤与能的理想给替代?
- 远在战国晚年,已有一大批中国古代的乌托邦主义者,在提倡选贤与能,在提倡考课与铨叙,其用意在规定一项政府用人之客观标准。
- 儒生都爱吹捧上古‘大同时代’,说什么那时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选贤与能一向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选贤与能相关词语
- 1 选言判断
- 选言判断是判断的一种,是断定在几种可能情况下,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这么给选言判断下定义:“如果一所与概念的范围的诸部分,在全体中互相规定,或作为补充(complementa)互相规定为一全体,那么这判断是选言的。”
- 2 选读
- 选读是汉语词语,基本释义是挑选某些篇章阅读。
- 3 选手
- 选手xuǎnshǒu,汉语词汇,释义为由多人挑选出来的能手。多指参加体育、辩论等比赛的人。能手,老手。在韩国是恋爱的高手,有着特殊手段的意思,相当于中国的花花公子的意思。
- 4 选美
- “环球小姐”、“世界小姐”、“国际小姐”、“国际旅游小姐”、“世界旅游小姐”、“环球生态旅游小姐”、“世界时尚旅游小姐”。各类国际选美活动,吸引观众,在世界各地兴起了“选美”热潮。
- 5 选郎
- 爱似新月朗,情似花盛放(同庆春光),绵绵情意暗盼望早注定结鸾凰(地老天荒),偷眼望俏儿郎,含笑偎傍呀有情郎,情郎呀,只盼结情网。
- 6 选体
- 鲁迅 《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他因为要问木匠讨一点油灰,写好了一张语录体的字条,但怕别人说他‘反对白话’,便改写了白话的、选体的、桐城派的三种。”
- 7 选侍
- 选侍,明代妃嫔称号。一说是称明代选入宫中而未有名封的侍女为选侍。另一说称系选入宫中的侍女。也有一说是一个正式的妃嫔称号。
- 8 选佛场
- 选佛场,汉语词汇,出自《五灯会元·清凉益禅师法嗣·百丈道恒禅师》,赵翼 《分校杂咏·封门》等书。
- 9 选择性
- 因“选择性”一词在各科学领域都有应用,其可以作为一个深刻的哲学范畴(但长期被忽略)。选择性可分为主动选择性与被动选择性。
- 10 选贤任能
- 选贤任能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选拔和任用贤能的人。
- 11 选锋
- 选锋是指古代指挑选精锐的士兵组成的突击队。出处《六韬·武锋》。
- 12 选布
- 谓挑选出来加以传播。
- 13 选拔
- 选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uǎn bá,意思是指按条件进行挑选。语出《汉书·酷吏传·田延年》:“选拔 尹翁归 等以为爪牙,诛锄豪彊,奸邪不敢发。”
- 14 选举
- 选举(Selection 中国古代选举)是从统治者候选人中选择统治者。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择。“选举”的对立面是“委任”。委任是自上而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