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册读音
史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史册
(1) 历史记载;史书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史书。参见“史书”。
引宋苏轼《谢张太保撰先人墓碣书》:“先朝载之史册,今虽容有不知,后世决不可没。”
郭小川《忆延安》诗:“是什么,在史册上金光闪闪?”
国语词典
记载历史的书籍。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史册 (汉语词汇)
史册造句
- 革命烈士的卓越功绩将被载入史册。
- 这些先烈们的名字将被永远载入史册。
- 庄严的国徽就像一盏明灯,照耀着国家的未来;就像一部史册,记录着历史进程;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是非曲直
- 中朝人民的手足之情,将永远载入史册。
- 秦桧的罪行被载入史册,遗臭万年。
- 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 他们在卫国战争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垂史册。
- 有些人名载史册,有些人彪炳日月,有些人只留下了一座墓碑,有些人自然也什么也没留下。
- “一个标准的军礼,映衬了一段光辉的抗战经历”,在汪振仁的脸上,岁月的侵蚀让人不再年轻,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毅然参加抗战所建立的功勋彪炳史册。
- 今年的星光旷古绝今,注定名垂史册的射手们从来没有如此齐聚。
史册相关词语
- 1 史传
- 由于客观地记录下历史事件,大部分史书记载的历史事件是真实的。
- 2 史才
- 史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ǐ cái, 是指修史的才能。
- 3 史笔
- 史笔,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阙,犹生之年也。
- 4 史法
- 修史的法则。
- 5 史迹
- 史迹,拼音shǐ jì,意思是年代湮远的史迹。
- 6 史料
-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以及第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 7 史学
- 史学是中国清末中小学学科名称。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规定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及相当于大学预科的高等学堂均设此科。但高等小学称本国史学,中学堂及相当于大学预科的高等学堂称中外史学。蒙学堂 4 年,依次讲授“历代国号、帝王世系”、“历代帝王年数、建元”、“历代兴亡之大事”、“历代疆域及分割之情状”等,小学堂依次讲授各朝各代历史大略,中学堂讲授外国历史及“外国史法沿革之大略”, 高等学堂讲授中外史制度异同、治乱得失和经济史等。二十九年《奏定学堂章程》公布后,各级学校的史学课均改称历史。
- 8 史实
- 史实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历史事实。
- 9 史書
- 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
- 10 史识
- 史识,读音shǐ shí ,汉语词语,指修史的见识。
- 11 史迁
- 史迁:枞阳籍革命先驱
- 12 史谈
- 史谈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hǐ tán,意思是汉 司马迁 之父 谈 的别称。
- 13 史无前例
- 史无前例是一个成语,拼音是shǐ wú qián lì,意思是指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即前所未有。
- 14 史乘
- 史乘,汉语词汇,意思是正史,在史书上有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