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选读音
拣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拣选
(1) 挑拣选择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挑选。
引汉蔡邕《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三公明知二州之要,尤宜拣选。”
唐韩愈《石鼓歌》:“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慢慢拣选一个佳壻与他,也完我做亲眷的心事。”
柔石《二月》四:“假如我在路上预想一想我对你应该弹些什么曲,适宜于你底快乐的,那我断不会拣选这一个。”
⒉ 清代官制用语。谓在官员中选择任用。
引《清会典事例·吏部·满洲铨选》:“遇有满洲蒙古题缺主事缺出,先由题署内拣选题升。”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本是个一榜,由拣选知县,在法兰西打仗那年, 广西边防上得了一个保举,过了同知、直隶州班,指省到了湖北。”
国语词典
挑选、选择。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拣选
拣选造句
- 主对亚拿尼亚说,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
- 不是显给众人看,乃是显给神豫先所拣选为他作见证的人看,就是我们这些在他从死里复活以后,和他同吃同喝的人。
- 这些替代拣选从某种意义上都是不准确际的,假使戴高乐对英国的描述是无误的,他对欧洲以及它将何如被全球化改动的见解也是舛讹的。
- 在众军之中有拣选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机弦甩石打人,毫发不差。
- 愿你用手帮助我因我拣选了你的训词。
-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用吹捧而成就的,而是由时间拣选的。
- 对待英国来说真正的危急在于,完全欧盟员之外的拣选都是不准确际的妄想。
- 上议院议员是被辅弼拣选出来,而被总督委任。
- 妈妈从这些衣服中拣选出了一件最漂亮的送给李阿姨。
- 他说,自从我领我民以色列出埃及以来,我未曾在以色列各支派中选择一城建造殿宇为我名的居所,但拣选大卫治理我民以色列。
拣选相关词语
- 1 拣精剔肥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都氏只是拣精剔肥,东推西阻,媒婆说得丑些,又落得好推。”
- 2 拣閲
- 1. 挑选兵士,裁汰老病。 《宋史·兵志八》:“昔 太祖 亦尝患此,遂尽行拣閲,当时人情深以为惧,其后果成精兵。” 明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其所募之兵,皆要本地人,凭里长开报,必须海防府官与把总指挥公同拣閲。令其夏秋务农,冬春讲武。” 2. 检出阅看。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昨天我才拣阅过她们的画像, 王昭君 的相貌不是这样的。”
- 3 拣妆
- 拣妆亦作“鉴妆”、“减妆”,“减装”,是古代妇女梳妆盒。
- 4 检选
- 挑选。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谈小品文》:“这经过 清 朝检选的‘性灵’,到得现在,却刚刚相宜,有 明 末的洒脱,无 清 初的所谓‘悖谬’,有国时是高人,没国时还不失为逸士
- 5 谨选
- 慎重选拔。《司马法·天子之义》:“既致教其民,然后谨选而使之。” 宋 彭龟年 《论正始之道疏》:“陛下虽简择僚友,谨选左右,然傅相之士少,侍御之人多。” 明 黄佐 《广州人物传·宋经略安抚使张公镇孙》:“臣有以仰见陛下谨选循吏,欲以厚生之政仁斯民也。”
- 6 进选
- 进选是汉语词语,拼音jìn xuǎn,释义为选拔。
- 7 竞选
- 为争取当选而进行的活动。如资本主义国家各政党间竞选总统、议员或某种机构、部门的领导人。某些民间社团亦常有竞选活动。
- 8 竞选州长
- 《竞选州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870年。
- 9 举选
- 举选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ǔ xuǎn,意思是推举选拔。
- 10 捐选
- 小庵圣像新完,捐选四月初八日,我佛诞辰,启建道场,开佛光明。——《古今小说》
- 11 涓选
- 涓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uān xuǎn,是指选择,选取。
- 12 俊选
- 指俊士和选士。古代指可以教育深造的优秀人材。《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羣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 宋 叶适 《陈民表墓志铭》:“先王择司徒俊选,使升之入太学,既有闻其辨论,皆属司马於成德达材,何速也!” 宋 张师正 《括异志·梅侍读》:“ 梅公 早预俊选,屯蹇不振,年始从欲,方遇知己。” 元 揭傒斯 《全州学记》:“君子登于俊选,野人免于刑僇,果何惮而不为哉!”
- 13 拣汰
- 淘汰。
- 14 拣阅
- 拣阅,意思是挑选兵士,裁汰老病。《宋史·兵志八》有记载;也指检出阅看。 郭沫若 《王昭君》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