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拟读音
准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料想;打算;希望。 2.准备;安排。 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
引证解释
⒈ 遵循;模仿。
引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其有才思者之为之也,犹善於依因机会,準拟体例,引古喻今,言微理举,雅而可笑,中而不伤。”
《南史·裴松之传》:“有司奏太子婚,纳徵用玉璧虎皮,未详何所準拟。”
宋岳珂《桯史·八阵图诗》:“斑斑犹在杲卿髮,离离未落张巡齿,爱惜微躯欲安用,有臣如此难準拟。”
⒉ 希望;料想。
引唐白居易《种柳三咏》:“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準拟三年后,青丝拂緑波。”
唐刘得仁《悲老宫人》诗:“白髮宫娃不解悲,满头犹自插花枝;曾缘玉貌君王宠,準拟人看似旧时。”
宋王沂孙《高阳台》词:“朝朝準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词:“準拟春来消寂寞。愁风愁雨,翻把春担搁。”
⒊ 准备;打算。
引唐韩愈《北湖》诗:“应留醒心处,準拟醉时来。”
金元好问《白屋》诗:“明年準拟莱芜住,寄谢东邻范史云。”
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奴家準拟今日抄化几文钱钞,就此追荐公婆。谁知撞着这两个风子,搅闹了一场。”
林学衡《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风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⒋ 准定;一定。
引宋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词:“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準拟岳阳楼上。”
明徐霖《绣襦记·正学求君》:“嘉言敢忘,喜青云有路终须上,凤凰雏準拟朝阳。”
1. 料想;打算;希望。 唐白居易《不准拟》诗之二:“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
《敦煌曲子词·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鱼水,是前世因缘,两情准拟过千年。”
宋王安石《耿天骘许浪山千叶梅见寄》诗:“闻有名花即谩栽,殷勤准拟故人来。”
清陈维崧《贺新郎·甲寅除夕十四》词:“准拟东风来岁好,屏当春衫细马,看士女鞦韆笑打。”
⒌ 准备;安排。
引唐元稹《董逃行》:“缝缀难成裁破易,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国中第二贵,出入百司须准拟,因何从骑不过十,耸轡途程来至此?”
⒍ 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
引《元典章·朝纲·省部减繁格例》:“如已断(案)公当,别无枉屈,准拟施行。”
国语词典
确定、一定。表示肯定语气的副词。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准拟
准拟相关词语
- 1 准头
- 稀里马哈,没个准头
- 2 准许
- 准许是汉语词语,读音为zhǔn xǔ,意思是允许;许可。
- 3 准时
- 准时zhǔnshí,汉语词语,释义为遵守规定的时刻。
- 4 准奏
- 准奏,汉语词汇,释义为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
- 5 准星
- [front sight] 枪炮瞄准装置的一部分,通常位于枪炮管口上部
- 6 准噶尔
- 准噶尔汗国的首领噶尔丹于1676年打败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之后,把松散的联盟体制步步改变为集权的政权体制后建立的君主制国家。噶尔丹通过把准噶尔首领的台吉地位上升为汗王地位,在1678年正式建立了一个汗国。因1635年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归顺后金,且1646年卫拉特各部首领联名归顺清朝,所以噶尔丹改变了卫拉特与清朝的主从关系,标志着卫拉特蒙古的重新独立。
- 7 准正
- 准正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因父母事后婚姻而为的准正;二是以国家行为方式而为的准正(这种办法在父母一方死亡或由于其他原因使结婚成为不可能时,有助于解决非婚生子女的准正问题);三是生父对非婚生子女的认领。香港对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一般采用父母婚姻缔结地法或者属人法来解决。我国大陆没有准正的立法规定,更没有分别规定各种准正方式的准据法。
- 8 准验
- 汉 荀悦 《申鉴·政体》:“善恶要於功罪,毁誉效於准验。”
- 9 准保
- 1.准保zhǔn bǎo[certainly] 表示可以肯定或保证。2.准保荐代表人的简称。
- 10 准此
- 【释义】犹言按照这样(办理)。旧时常用于对下级和平级的公文。 明 代亦用于诰命。
- 11 准提
- “准”为不空,绢索为“胝”,“准提”不空绢索菩萨也,或为多罗菩萨、金刚藏菩萨,是六道中救度天道及人道之观世音菩萨,是释迦如来之化身。
- 12 准准
- 准确,精度很高,另意信心十足。
- 13 准绳
- 基本为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后引申为标准、准则。
- 14 撰拟
- 撰拟,汉语词汇,撰写拟定之意,《会典事例·翰林院·撰文》:“ 顺治 十六年定:尊崇册立,暨册妃嫔各册寳印文、恭上恭加尊諡、升祔册諡各册寳文,均由翰林院撰拟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