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师读音
贰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贰师城。 2.指汉贰师将军李广利。
引证解释
⒈ 指贰师城。
引《史记·大宛列传》:“且贰师马, 宛宝马也。”
金赵秉文《西汉论》:“武帝非实知卫霍之才,特以私卫后之亲耳。以李广利征贰师準之,可见。”
⒉ 指汉贰师将军李广利。
引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明主不深晓,以为僕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説,遂下於理。”
北周庾信《见征客始还遇猎》诗:“贰师新受詔, 长平正凯归。”
清王士禛《和沉石田钩弋夫人歌》:“汉家竞説贰师功, 卫霍勋名甲第同。”
国语词典
地名。为汉代大宛国地名。产良马,拒献汉朝,武帝命李广利征伐之,取善马,号为「贰师将军」。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贰师
贰师相关词语
- 1 贰毂
- 贰毂是汉语词汇,读音为èr gū ,意思是车轮中心贯穿车轴的圆木。
- 2 贰过
- 释义:重犯同一过失。
- 3 贰体
- 谓太子继承帝位的体制。 南朝 梁 沉约 《为皇太子谢表》:“乃降皇慈,夙膺盛典,贰体宸极,守器宗祧。”
- 4 贰佐
- 古指州县官的副职。《旧唐书·代宗纪》:“古者县置大夫一员,足以为治,奚必贰佐分掌而后治耶?” 明 陈循 《重新孔子庙学记》:“於是乃率贰佐,周览庙学,相共废坏有不可仍旧者,悉撤而图新之。” 明 海瑞 《贺贰守陈后溪荣奖序》:“抚按藩臬颛制於上,贰佐既与府正员惟命是听同之,而贰佐又复制於其守。”
- 5 贰正
- 辅佐匡正。 宋 陆佃 《谢皇太后表》:“臣敢不贰正治宦,参稽中德,冰霜一节,保清白之相承; 洛 渭 同流,俾浊 黄 之自辨。”
- 6 贰节
- 犹失节。 蔡锷 《护国军政府布告》:“故士不贰节,女不贰行,廉耻之失,諡曰贱淫。”
- 7 贰师城
- 贰师城,读音èr shī chénɡ,汉语词语,汉 时西域大宛国 地名。
- 8 贰情
- 贰情是汉语词语,解释为疑虑不安的心情。
- 9 贰端
- 二端。谓随意作不同的解释。《汉书·宣帝纪》:“今则不然。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贰端,深浅不平,增辞饰非,以成其罪。” 颜师古 注:“析,分也。谓分破律条,妄生端绪,以出入人罪。”
- 10 贰猜
- 犹猜疑。 明 沉受先 《三元记·毁券》:“我重义更轻财,一点仁心无贰猜。”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诏封》:“喜令公文武全才,屈羣力无贰猜。”
- 11 贰醮
- 贰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èr jiào,是指再嫁。
- 12 贰珍
- 犹贰膳。 北周 庾信 《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臣闻《礼》云:大夫七十致仕於朝,传家於子,膳则贰珍,衣称时制。”
- 13 贰臣
- “贰臣”,指在前一个朝代做官,投降后一个朝代又做官的人。后泛指叛逆者。“贰”意为“变节、背叛”。 一仆二主的贰、说一不二的贰。“贰,两属也。”
- 14 贰负
- 贰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在古代,贰负为一神氐,人面蛇身,是人蛇合体的图腾,古代跑得最快的神人,喜杀戮,后来成为武官的象征。